• 97阅读
  • 0回复

以科技战略智取“制高点”——哈尔滨市市委书记兼市长索长有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7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以科技战略智取“制高点”
——哈尔滨市市委书记兼市长索长有一席谈
本报记者武培真董伟
索长有,1938年生,当过县委组织部干事、公社党委书记、团地委书记和团省委书记、省粮食局局长、齐齐哈尔市市长、哈尔滨市市长,1994年担任哈尔滨市市委书记兼市长。
从北京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回来,我们即刻部署我市的科技战略。尽管“科技兴市”(以后又提出“科教兴市”)的战略,我市从1988年就提出来了,但要真正摆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位置,仍须进一步加深对科技的认识。当今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能占领“制高点”。从世界发展趋势看,高科技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因而,必须有科技领先的意识,尽快调整我们的科技发展模式。
近几年,哈尔滨市先后辟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哈工大等几所大学高新技术园区,到去年底,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700多家,开发了898个高新技术项目,技工贸总收入20.6亿元,成为我市新的经济生长点。1994年,我市工业产值中有1/3是依靠科技引进或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取得的。我们坚持两点,一是“拿来主义”,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二是引进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
哈尔滨是个老工业基地城市,曾为国家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的20年里一直投入不足,致使一些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更新换代缓慢。重振工业雄风还不能丢掉这些企业不管,但必须用新技术改造这些企业。改造的过程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改造要采用高技术,提高改造的技术档次和科技含量。今后几年,我市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是在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节能与新能源等方面。我们渴望在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生产力布局中,加大对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企业改造的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步伐,还可以收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快积累的发展之路。(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