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老舍教子八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7
第8版(文摘)
专栏:

  老舍教子八章
《光明日报》刊载舒乙的文章,谈老舍先生的教育思想。
一、“木匠说”:一九四二年八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二、“不必非入大学不可”: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若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作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三、儿童“宜多玩耍”: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老舍先生主张儿童“宜多玩耍”,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
四、“不以儿童为玩物”:老舍先生说:“每当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
五、“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孩子”:老舍先生提倡对待儿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主张尊重儿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在这方面他是身体力行的。
他爱给儿童写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开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大纲便是在给冰心的大女儿——一位中学生的信中首次披露的。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说话,他认为孩子有权如此,并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胸怀。
六、“崇尚大自然”:老舍先生更喜欢乡下孩子。虽然,他们穷,甚至脏,可是他们纯朴、忠诚、讲义气、人格高尚,而且懂得大自然的许多奥妙。他希望孩子们尽量贴近大自然。
七、“鼓励创造”:老舍先生喜欢看儿童写大字,以为是一大乐趣。“倒画逆推,信意创作,兴之所至,加减笔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且淋漓之致。”这是他对孩子们的描述,推崇孩子们的这种创造性。
八、“新青年的最高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做点事”:老舍先生早年在《赵子曰》和《二马》两部长篇小说里猛烈地批判了当时的一些大学生,认为他们一是脑子里没有国家观念,只想自己作官,二是虚度年华,不好好用功,没有真本事。他说:“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有出息的态度,是人类的羞耻!”还说:“新青年最高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做点事。为国家死是在中国史上加上极光明的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