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4阅读
  • 0回复

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8
第1版(要闻)
专栏:

  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
本评论论员
谈起反对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有的同志往往要喊难、难、难。上下左右,千头万绪,从何抓起?今天本报发表的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廉政建设纪实给人以启示: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干部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还是放任自流,败坏风气,关系重大。加强廉政建设要说难,难就难在领导;要说易,易也易在领导。
本溪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从住房到用车,从吃喝到花钱,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按制度办事。有钱花在发展生产上,花到教育上,花到工作在第一线、生活还比较困难的群众身上,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们“当官”,一不为发财,二不图享受,而是一心想着企业,想着农村,想着学校,想着干部群众的疾苦。这就摆正了人民公仆的位置,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其身正,不令而行”,群众看的是领导。他们的表率作用,对群众是有力的号召,有力的激励。有了这样的领导班子,全县的风气就会好起来,建设和改革就会搞上去,就会出现官清、政廉、县富、民安的可喜局面。反之,如果官不清,政不廉,县里就是另一种局面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者的表现,在廉政建设中至关重要。可是,有的领导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十分糊涂的认识。他们认为,搞改革,图发展,不可能也没必要太清廉了,有时不搞点请客送礼之类的“公关活动”,就办不成事,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搞不上去。不错,社会上是有这样不给钱不办事的腐败现象。问题是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种现象。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作为领导干部,如果对腐败现象不抵制,不斗争,反而去迎合,甚至同流合污,那就危险了,不但会断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早晚也会毁掉自己。如果因为社会上有腐败现象,就跟着去腐败,那就永远也反不掉腐败。还必须清醒认识到,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所谓“为工作”、“为改革”是假,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才是真的,这类人本身就是腐败分子。
本溪的情况告诉我们,官清、政廉与县富、民安关系密切。首先要有官清、政廉,然后才有县富、民安。领导者在廉政建设方面的实际表现,直接关系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