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经济发展不以农业萎缩为代价惠阳查荒复耕发展城郊型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8
第1版(要闻)
专栏:

  经济发展不以农业萎缩为代价
惠阳查荒复耕发展城郊型农业
本报讯记者朱元胜、王行增、李德民报道:“既要装满钱袋子,又要装满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发展经济,决不能以农业的萎缩为代价。这是广东省惠阳市的一个明确指导思想。近两年来,他们以查荒复耕为重点,发展城郊型农业,已见成效。
惠阳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可是,在前几年大规模开发、大上项目的时候,一度忽视了农业,突出的问题是一些乡镇出现土地丢荒现象。据统计,全市有弃耕和征而未用土地近一点九万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采取复耕有奖、弃耕受罚的措施,首先从耕地面积上保证农业的地位,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达六十八点九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二十万吨。同时加速农业生产朝商品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惠阳邻近香港、深圳、惠州,距广州也只有一百多公里,周边大中城市多,水陆交通方便,发展城郊型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两年,他们在扩大农业投入,巩固原有八十八个农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商品农业基地,建立了面积为二点五万亩的二十二个优质稻谷和面积为一点五万亩的十一个优质蔬菜基地。而且,在查荒复耕的同时,开发坡、滩、涂,“上山下海”,扩大耕地面积,为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创造条件。
惠阳市鼓励外商和本地农业大户逐片承包或大面积开发荒山野地,实现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全市已形成万亩梅菜、五千亩青梅、二千三百亩西瓜、三千亩荔枝、四千亩鱼塘的农业企业。惠阳还根据地理条件和农民生产习惯,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农业生产格局。发展城郊型农业使惠阳农民得了实惠,人均年收入达二千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