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农科状元”现身说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3
第4版(要闻)
专栏:特写

  “农科状元”现身说法
本报记者安洋
6月5日,在山西省榆次市第六届农民科技节上,在历届科技节受到表彰的“农科状元”们参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现身说法向乡亲们讲述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实惠。
“我就是北胡乔村的张六斤,咱没啥文化,也没啥本事,唯一的长处是脑袋还不死板,技术员说立体种植能发财,咱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使劲地学。”张六斤经营的20多亩地连续三年收入达三万元以上,他以去年为例算了一笔帐:“8亩小麦总产3200公斤,收入2600元;6亩玉米总产4000公斤,收入5000元;5亩瓜地套种棉花收入5000元;麦地和玉米地复播4亩黄豆、2亩大葱,收入3000元;4亩配种南瓜籽,收入2000元;4个蔬菜温室收入12000元;果树收入3500元,年总收入是32000元。”在他的影响下,去年这个村有21户人家靠立体种植发了财。
张永寿是第一届科技节推出的“状元”,那天,这位年轻人兴高采烈地把一台红彤彤的拖拉机(奖品)开回了家。他经过6年的努力,使无籽西瓜在郝村落户,并推广了无籽瓜套种棉花的新技术。郝村的家家户户在一亩地里,棉花可稳收750元,西瓜可稳收900元。张永寿说:“去年开始集中攻小麦高产,有没有效果,过几天打下过了秤才敢说。”话虽谦虚,神情却踌躇满志。
张荣华夫妻是凭培育种子起家的,儿子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中也迷上了这一行,高考时选择了农业大学。张荣华自豪地对大伙说:“对科技的爱好,不仅使我发了家,而且使我儿子前几天考上了研究生,专门研究的就是育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