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喜闻太行炮声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6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喜闻太行炮声隆
季音
据报载:今年河北省着手大规模开发太行山。2月21日,石家庄赞皇县在太行山中段打响了用爆破法整地改造荒山的第一炮。接着,河北西部山区的临城、邢台、行唐、顺平等21个县市181个乡镇,也相继点火放炮。这太行山上的隆隆炮声,表明群众开发荒山的积极性起来了,这是十分值得欢迎的。
我国拥有很大面积可以开发利用的荒山;还有为数众多的荒地、荒坡、荒滩。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宜农荒地大约有5亿亩左右,宜林荒地有11亿亩左右。这“四荒”是一笔极大的社会财富。荒山可以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绿化祖国大地。荒地、荒滩有些可以改造成耕地,扩大我国的耕地面积。这项开发事业开展起来了,将能容纳大量城乡剩余劳动力,为他们开辟出一个勤劳致富的广阔天地,为社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句话,开发“四荒”,是一件有益当代造福子孙的大好事。
群众开发“四荒”是有很高积极性的。80年代初,我曾经在福建仙游县访问过带头承包荒山的农民李金耀,他自筹资金,自聘人员,承包了一座面积达1200亩的荒山,举家到山上落户,干劲极大。当时尚处于拨乱反正时期,有少数干部还未能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认为此举有“走资本主义道路”之嫌,多方刁难。后来当地党委和福建省委支持了这个农民的大胆开拓精神,一座长年荒芜的山,终于变成了一个万木葱茏的林果场。
确实,要解放被“四荒”压抑着的生产力,首先还得要解放思想。当然,今天的情况与20多年前已经大不相同。过去那种高喊“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不让农民开荒的蠢事,大概不会再发生。但在当前新的条件下,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加快开发“四荒”,仍然需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制定出有利于开发“四荒”的政策。这方面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目前迫切需要统一思想认识,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以利于这项事业的开展。
开发“四荒”是很辛劳的。要投入大量资金与劳力,而投入回收时间特别长,还有一定的风险,它实际上是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因此宜于实行比其他开发事业更为优惠的政策。一定要使拓荒者有利可图,甚至有厚利可图。
最近报纸传来消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河南桐柏县,不久前有1000多个企业富余职工、城镇居民和下岗机关干部,走进了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创建绿色企业98个,开发荒山、荒地4.8万亩。拓荒者队伍由农民而扩大到城乡富余劳力和其他有志者,这是一个可喜的进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