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我国加大防治荒漠化步伐进入讲规模求效益稳步发展时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7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加大防治荒漠化步伐
进入讲规模求效益稳步发展时期
本报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潘梦阳、本报记者周泓洋报道:从宁夏的沙坡头保护第一条穿越沙漠的包兰铁路开始,我国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防治荒漠化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在防治荒漠化的规模、技术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大规模固沙造林系列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以风蚀为主的荒漠化土地大约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防治荒漠化工作。由林业部牵头、16个部委参加的防治荒漠化工作协调小组,将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了专项经费。国务院颁布了《防沙治沙若干政策的意见》,国家税务局下发了《关于对治沙和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给予优惠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财政部在防治荒漠化贴息贷款的组织发放等方面也给予了优惠政策。目前,全国正在组织开展荒漠化普查与监测工作,防治荒漠化的立法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
从全国来看,防治荒漠化工作已经由初期启动进入了一个讲规模、求效益、稳步发展的新时期,从单纯的防治逐步转移到全面开发、利用荒漠化资源的轨道上来。1991年启动的全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综合治理开发面积达到3366万亩,每年增产粮食达2.5亿公斤。陕西省榆林地区治理的860万亩流沙,1994年沙区社会总产值就达12亿元。甘肃张掖地区发挥荒漠化地区阳光优势,充分利用塑料大棚和节水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西菜东运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