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1
第11版(理论)
专栏:

  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施安红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对外开放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在这类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党建面临的新课题。厦门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密集地,对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起步早,力度大,有效地推动了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
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任。《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基层单位都要建立党的组织。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员工的成长也离不开党的教育与引导。因此,只要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都要建立党组织,这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
从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普遍按国际惯例经营管理,技术相对先进,生产节奏快、效率高,但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软环境建设不足,中方员工往往得不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不利于企业长久、稳定地获得最佳投资回报。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要求发挥企业党组织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位在厦门投资的外商在实践中认识到,把企业严格管理的模式与中国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能够创造高额投资回报和企业良性发展的奇迹。近两年,一些外商主动向市委有关部门要求选派共产党员到他们所辖的企业工作。有的外商在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务市场公开优先招聘党员。他们认为在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党组织,加强对员工的教育,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来看,截至1995年9月底,全市共签订外商投资合同3322项,已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2247家,其工业产值已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作为厦门特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柱,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特区党建的一个重点。15年来,厦门特区致力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特区建设伊始,市委就明确提出,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必须一手抓引进外资,一手抓企业党建。市委先后制定了《厦门经济特区关于加强合营企业党的工作的几点意见》、《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意见》、《关于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把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作为特区党建的重点工程来抓,积极探索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厦门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充分说明,建立企业党组织,发挥党的作用,是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外商投资企业加强党的工作,不仅没有吓跑外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外商的理解、信赖和支持,成为厦门特区吸引外商投资、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政治优势。
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基本途径
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党的工作如何开展,作用如何发挥,没有现成的经验。厦门市委在大胆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应外商投资企业特点的党建新路。
建立党建责任制,分类指导抓组建。要把党组织建立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必须思想到位、责任到人。厦门市委建立了外商投资企业党建责任制,完善党建联系协调制度。市委书记与县区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党委(党工委、党组)书记签订了党建责任书,明确各级党委及其主要负责人抓好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并将此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形成了书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组建难点多、阻力大,市委强调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抓好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并把组建工作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不同类型及独资企业多的特点,市委加强了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党的组建工作提出了不同要求。对于以中方为主的合资、合作企业,做到组建党组织与开办企业同步;对于中外双方共同管理的合资、合作企业,做到在中方党员干部与外商搞好合作共事基础上组建党组织;对于以外商为主的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亲自登门做工作,循序渐进组建党组织,党组织不冠以公司名称,而称之为中共××区外商投资企业第×支部。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各类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截至1995年9月,全市共组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253个,独立党小组49个,拥有党员3426人,覆盖620家企业。市委还特别重视抓好外商投资企业中规模大、产值和利税高、员工多的龙头企业的党建工作,以此来带动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展开,税款总额在千万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
切入企业生产经营,发挥党的作用。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党的建设。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党组织能不能围绕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关系到党组织能不能在企业立足,能不能树立威信和发挥作用的问题。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独资企业的管理权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党的工作必须切入企业,找到中外双方关心的共同点及利益的结合点、交叉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对双方都有利是中外合作的基础,也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外商最关心的是员工的素质、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关心投资环境和社会的政治稳定。这些问题也是中方关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厦门市委和市政府一方面对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清理整顿乱收费,从搞好外部环境着手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党工团组织,保证企业依法行事,维护中外双方利益,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矛盾,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中方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体现的。厦门市委重视把优秀的管理人才推荐到外商投资企业中去,促使他们在企业的立项、组建及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求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党员通过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勤奋工作,取得外商的理解和信任,进入企业管理层。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党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企业决策,也有利于维护中外双方的共同利益。党组织一方面坚持把企业遇到的难点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积极引导员工学技术,学管理,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分忧解难;另一方面教育党员遵纪守法,拒腐防变,对内团结,对外合作,立足岗位,发挥作用,通过党员表率作用体现党的良好形象。党组织切入企业开展活动,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企业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适应企业特点,改进党组织运作方式。外商投资企业性质和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党的活动不具备国有企业那样的良好客观环境;外商投资企业按国际惯例、中国法规办事,不可能在企业运作中统筹安排党的活动;外商投资企业权力高度集中和严格的制度约束,使党的政治思想工作难以直接插入生产经营过程。这就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必须探索新的运作方式:在组织设置上,不设专门党务机构,不设专职党务干部,党组织领导成员实行兼职化,一般由中层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在制度上,健全党内各种活动制度,建立党员定期报告制度,党组织定期与外商沟通制度;在活动内容上,强调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在活动形式上,借助企业文化的活动载体和群团工作渠道,体现党组织的意图;通过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活动,寓教于乐,增强中方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群体意识,从而形成了党务干部兼职化,活动时间业余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的党建工作机制。
理顺组织隶属关系,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管理,既要依据党章的要求,又不能套用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体系,必须打破条块管理、管人管事结合的常规,建立适应外商投资企业特点的党组织管理模式。市委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归口管理、属地管理、指定管理、挂靠管理”的体系。即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党建工作由中方投资单位党委负责管理;郊县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由属地县区党委负责管理;市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指定特区劳务公司等有关单位党委负责管理;外商投资企业中零星党员挂靠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和劳动服务公司党总支负责管理。做到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外商投资企业那里就有党组织具体负责党建工作。
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探索。
首先,必须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活动,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达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在其他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中,都要加强党的工作。没有党组织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采取适应各自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开展党的活动。”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抓组建,扩大党组织覆盖率,缩小党建空白点。厦门特区抓组建工作较早,具备建党条件的企业都已完成组建任务,但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中没有党员,如何培养、发展党员,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党组织要以工会、共青团的企业基层组织为依托,以工会干部、共青团骨干为主要对象,着力培养、发展党员;要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员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流动追踪、培养考察网络,做到单位可以变,培养教育不断线,发展党员无厂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将流动党员的管理纳入外来人口管理体系,流出地与流入地相互配合,做到有序流动,有序管理,全面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要通过劳动中介机构对到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党员实行优先推荐,优先招聘,符合条件的优先调入,为普遍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是认真落实组建工作,而能否发挥党组织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关键在于提高党组织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难点是,组建起来的党组织往往打不开工作局面,一些党组织工作仍停留在读报、开会、学文件、收党费上,与党员所处的企业环境、思想状况及面临的问题相脱节。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建设必须防止和克服为组建而组建,忽视党组织活动质量的倾向。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同类型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在由中方为主经营管理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党组织工作参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由中外合资合作方共同管理的企业,党组织除了发挥思想政治上的领导作用外,应着重发挥好保证监督作用;在由外方为主经营管理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党组织一方面要支持外方的工作,服从外方的行政指挥,另一方面要维护中方的利益,保证监督外方依法生产经营;在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教育员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赢得外商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工会等职工群众组织的领导,扩大活动阵地。职工群众组织在外商投资企业开展活动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和较大的广泛性,党组织的工作意图、政治核心作用及党组织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可以通过工团组织来体现、来完成。企业工会组织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存在、活动受到我国有关政策、法律的保障。工会参与企业管理也符合国际惯例,为外商所认识、所尊重。党组织要推动工会的组建,领导工会参与企业管理,切入企业运作,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协调劳资关系,化解劳资矛盾,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发挥在中方员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再次,必须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员的思想教育。外商投资企业环境较为复杂,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党员的实际思想情况来开展,包括理论教育、形势教育、党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多层次教育。通过多层次的思想教育,使党员认识到,工作环境虽然特殊,但党员的信仰、职责、义务、宗旨没变,对党员的要求更高。只有从自身做起,练好内功,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发挥整体力量,才能使党组织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成为真正的政治核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