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烟台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发展“海上烟台”“山上烟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9
第2版(经济)
专栏:

  烟台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
发展“海上烟台”“山上烟台”
本报讯记者莫新元报道:当今烟台市所创造的财富中,有将近一半是依靠科技进步所取得的。烟台人明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最初是从农业的发展变化中取得的。长岛县过去学大寨,拚着命种了1万亩地,结果荒了一大片海。从70年代开始,他们养殖海带,后又养扇贝,养鲍鱼,如今,扇贝的产量已占全国的50%。昔日荒芜的海域,如今成了蓝色的牧场,1994年海洋产业产值已达80多亿元,超过了陆地的农业产值。
烟台人除了下海,还上山。1994年全市果品种植已发展到230万亩,产值达到30多亿元,超过了500万亩良田的收入。“海上烟台”、“山上烟台”的建立,以及传统种植业的发展,都离不了科技进步。强烈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意识的普及,激发了科技市场的活跃。目前,烟台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已达1100多家。
烟台市自1992年以来,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逐步把经济建设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八五”以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6.4%,1994年达到458亿元,比1980年翻了三番多;其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7.5%,比199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烟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杜世成任组长的“科技兴市”领导小组,加强规划、协调和决策的力度。针对烟台传统工业比重大,产品“老、小、差”的状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改造传统工业,构筑“大、高、外”工业新格局的发展规划,以高新技术为突破口,通过改组改造,重点扶持,形成一批资本、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外向型的骨干企业。
通过外引、内联和自行开发,全市新上了导电玻璃、电子网目板、电力远动、辐照电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聚氨酯、氨纶丝、棒粒状黄原酸盐等新材料基地,开发了数控分度头、数控机床等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品。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6家,约占山东省的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0多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0。一大批乡镇企业也开始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主导型的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