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大有希望”——李瑞环在华西木材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1
第6版(国际)
专栏:巴西通讯

  “大有希望”
——李瑞环在华西木材公司
本报记者张仓吉吴志华
6月的南半球开始进入冬季,但赤道线附近的玛瑙斯依然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正在这里访问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冒着炎热,专程前往参观华西木材公司。
华西公司是我国在巴西建立的第一家独资企业。它坐落在巴西玛瑙斯工业园区,亚马孙河岸边。公司利用亚马孙丰富的森林资源,就地加工胶合板,年产量达1.2万立方米。
王永淦总经理向李主席介绍了公司11年来的发展情况(见图新华社记者白连锁摄)。他拿出几十种当地特有的木材样品给李主席看。李主席从中拿出几块木样对随行人员说:“嘿,这些都是好木材。”他指着一块紫黄色纹理分明、木质细腻的样木问道:“这是紫椴木吧?”王总经理点头回答:“是的,这种木材很好,每立方米卖1000多美元。”
“这种木材多吗?”李主席又问。
“很多。”王总经理答道。
李主席在车间边走边看,饶有兴趣地询问了胶合板的木材来源、加工方式等。在一堆原木旁,王总经理说,亚马孙森林的木材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所用的原木直径都在1米至2米左右,每根原木的体积约60立方米。李主席走到一根立着的原木前,伸开双臂,试着丈量它的直径。王经理说,三人手拉手也合不拢。
在河岸边,只见河中漂浮着许多原木。“这些木材是从上游森林中采伐的,然后用船拖到这里,”王总经理介绍道。李主席说,“你们这里条件好啊,在国内加工胶合板,需要挖水池浸泡木材。你们直接浸在河里,用时拉上岸就可以,方便多了。”说完,他转过身,对随行人员说,“加工胶合板的木材,要有一定的水份,这样才容易旋削成单板,进行加工”。
李主席仔细观看了生产的全过程。随着切片机的转动,只见一根根原木被加工成片片单板,经过干燥、涂胶、热压、齐边、砂光,即成了一张张整齐的胶合板。李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胶合板的加工工艺是一样的,关键是木材的质地,巴西木材的质地是得天独厚的。
最后,李主席询问了华西公司今后的发展规划。王永淦一一作了回答。他表示,从长远来讲,我们国家是需要木材的。我们愿为国家作点贡献。
李主席高兴地说,巴西有丰富的木材资源,你们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并欣然为公司题词:“大有希望”。(本报玛瑙斯6月19日电)(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