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同一结局两种反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1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同一结局两种反应
萧乾
由于我曾经历过两年(1937—1939)东方的抗日战争,又经历过六年西方的反法西斯战争,可以对这两场战事作出比较。
当然,二者都是同样以侵略者一败涂地为结局的,但是起因则是不同的。欧战本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战争,至少没有必要打到那样规模。囿于第一次欧战和约的限制,30年代初德国本来海陆空军一无所有,英法一个指头就能把它碾碎。然而由于希特勒上台后,口口声声以反苏急先锋自居,而英法乐得借希特勒之手,消灭——至少钳制苏联,就竭力加以怂恿,以致使它强大起来。他们万万没料到最后一刻,苏德媾了和,英法姑息扶持起来的纳粹,大炮却先朝西开来。那场战争就是这么变为非打不可的。
东方的抗日战争从一开头就是无可避免的。从本世纪初,关东军就本着《田中奏折》的侵略蓝图,处心积虑要先消灭中国,进而霸占东南亚——而且并不限于东南亚。40年代初,战火就已漫及印缅边界了。倘若山本五十六没奇袭珍珠港,因而把战争扩大到茫茫的太平洋中去,日本对中东的油田又何尝没有兴趣!
侵略者的胃口是没有止境的。抗日战争的起因是由于日本侵占了我东北之后,竟妄想进而吞掉全中国,才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从而爆发全面战争。
那么战火熄灭已半个世纪,当年的侵略者今天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我从未去过日本,却曾三度重访过战后的德国。这两个国家在对待战争的罪责上,则大相径庭。
战后半个世纪,这两个国家都摆脱了自己造成的困境,重新复兴起来。德国虽然偶尔仍有些新纳粹分子吵吵闹闹,但德国朝野态度始终明朗,从没翻过案。他们不但通过以色列向全世界的犹太人谢了罪,并且把纳粹当年的杀人工厂(集中营)改为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展览馆,用以告诫后代,永不可重蹈覆辙。
反观日本呢?
它不但在罪行招认上吞吞吐吐,扭扭捏捏,在教科书中藏藏躲躲,甚至还把当年双手沾满无辜人民鲜血的侵略者作为靖国英灵来供奉。中国有句革命术语,叫作“划清界限”。界限划不清,势必有可能成为一丘之貉。
尤其令人气愤的是:竟还有日本人倒打一耙,把东南亚人民挣脱殖民枷锁的壮举,恬不知耻地算作自家的功劳。
真成了侵略有功!倘是那样,希特勒岂不也可以大模大样地拍拍胸脯,说是他使非洲及中东的一些前殖民地国家独立起来的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