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踏访波黑前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1
第6版(国际)
专栏:波黑通讯

  踏访波黑前线
本报记者胡锡进
从北约上月下旬空袭帕莱附近的目标引起人质危机,到穆斯林政府军上周发动大规模攻势,20多天的疾风骤雨,使小镇帕莱充满着记者以往采访中未曾见过的紧张气氛。
记者19日中午到达帕莱,小镇上空响着尖厉的警报。这已是帕莱连续第三天遭到穆斯林政府军零星炮弹的袭击。整个萨拉热窝地区的塞控区已处于“战时状态”。帕莱镇上的所有餐馆、酒吧被下令关闭,中、小学校也于19日提前放假。除了农贸市场和长途汽车站外,镇上其它地方罕见人迹。居民说,天黑以后,从这里能听到萨拉热窝战场传来的沉闷炮声。波黑战争以来,帕莱一直是塞族紧靠战场的一块“和平绿洲”。如今,它似乎也在炮火冲击声中晃动了。
“所有男人都已动员起来,我的哥哥和父亲都上了前线。”农贸市场上卖货的29岁妇女斯洛博丹卡说。她告诉记者,帕莱每个家庭都有男人在前线,妇女们在家揪心。与她一道卖货的41岁妇女米拉说:“北约轰炸那两天,我们就站在这条街上看飞机往下扔炸弹。我很害怕。我真希望马上实现和平,无论签署什么协议都行。”
穆斯林政府军日前曾切断帕莱至萨拉热窝市塞控区的唯一交通线,这被视作穆军可能发动打破萨市封锁战役的重要动向。记者驱车沿这条公路往前开,经塞族检查站放行,得以目睹穆军突破后的情况。它位于可俯视萨拉热窝市区的一道山坡上,现已被塞军收复。记者赶到时,穆军仍在炮击,被突破的塞军战壕尚未完全修复,路两边有许多砍倒的树干。躲避炮火的塞族军人不许记者停留。在200米外另一处塞族阵地上,记者被告知,几天以前,穿着防弹衣的大批穆军不仅从那里突破他们的防线,而且攻占公路上方布满松林的山头。但他们很快被击退了。这条公路目前仍可使用,但很危险,不断遭到穆军炮火的袭击。
阵地上的塞族军人说,这是近3年来穆斯林军队首次切断这条公路。穆军人多势众,又有西方支持,塞族正在经历波黑战争以来“最困难的时刻”。但他们同时都认为,穆军可以一时突破他们的阵地,但最终都将被他们“一一击退”。“我们能够控制战场形势。”50多岁、须发皆白的士兵米尔科亦这样说。
塞族领导人显得颇为轻松。上一个周末,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为女儿如期举行了婚礼。塞族新闻部长多霍里先生19日晚在宾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当前塞族的孤立处境俏皮地引用了一句塞尔维亚名言:“没有人救我,并不意味着我将死亡。”他一边喝着果汁,一边补充说:“世界并不是在一致反对我们,即使西方大国也因为各自在波黑问题上的利益不同而四分五裂。”
            (本报波黑帕莱6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