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追求者的胜利——听程桂兰独唱音乐会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1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苑撷英

  追求者的胜利
——听程桂兰独唱音乐会有感
时乐濛
程桂兰同志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名为《幽兰之歌》的个人独唱音乐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我第一次听程桂兰演唱是20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她还不满20岁,刚从部队基层业余演出队调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唱的是苏州评弹。又过了几年,她到北京参加全军第四届文艺汇演,唱的还是评弹,但很有些新意。我感到程桂兰小小年纪,虽还有些稚气,但声音甜美,很有表现力,这个年轻人有根底、有发展前途。
80年代以来,有些青年演员从民歌的舞台上“转移”了,民歌似乎不那么被人重视了。就在这个时候,程桂兰在全国民族民间唱法汇演中用方言演唱的《太湖美》,引起了轰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专家们高度的赞许。程桂兰演唱《太湖美》的成功,使人们更加坚信中国民族歌唱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程桂兰演唱成功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演唱本身的范围。
1987年她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深造,师从很有教学经验的金铁林教授。1991年她在南京举办了名为《幽兰之歌》的独唱音乐会。1992年她在总政歌剧团的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扮演了女主角田玉梅,获全军表演一等奖。程桂兰还多次以国家、军队艺术代表团民歌独唱演员的身份出访欧、亚、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所到国家和地区层次不同的广大观众的赞誉。最近在北京举行的这次音乐会,我认为是程桂兰多年来坚持在中国民族歌唱艺术领域里的一个新的高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简单地回顾一下程桂兰走过的路程,我觉得她突出的特点,或者说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歌唱家的可贵之处是有追求,并且为这个追求脚踏实地去实践。
我认为,程桂兰在歌唱艺术的追求上,起码有三点值得我们重视。一、在演唱上追求中国气魄、中国情韵、中国风格。像前面提到的《太湖美》以及她演唱的《恨似高山仇似海》、《万里春色满家园》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二、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戏曲、曲艺等民间音乐的宝库中吸取营养,结合自身的条件追求并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比如她演唱的京剧选段《乱云飞》,既严格遵从京剧行腔的要求,又决非一般意义上的京剧清唱,更不是“京歌”。她的演唱使人们深感这是一首以京剧板腔、旋律为主的民族声乐的崭新作品。程桂兰把她的“根底”中所有的“民族因素”都调动起来,形成了她演唱的《乱云飞》的独特风格,也使我们看到了她自己的演唱艺术的特色。三、博采众长,追求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程桂兰没有去追求大红大紫的风光,而是潜心学习,并尽可能多地到部队基层和人民群众中间,始终以一个战士的身份接受锻炼和检验,追求一种做人与从艺完美统一的境界。这一点我觉得对一个青年演员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特别在商海如潮的今天。据说有人戏称程桂兰有些“傻气”,我倒觉得这样的“傻气”,很值得提倡和发扬。艺术就是艺术,即使它走向市场,也不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以艺术为事业的人更决不会是任何意义上的商人。
祝贺程桂兰独唱音乐会的成功。对于她来说,自然是比20多年前成熟了许多,但作为一个歌唱家,她仍然还是年轻的,她前面的路仍然会很长而且仍然不会平坦。(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