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法国美酒的学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2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法国美酒的学问
廖先旺
法国中西部夏朗德省的科涅克地区,良田8万公顷,盛产葡萄和美酒。科涅克白兰地(Cognac即“科涅克”又译“干邑”)更是闻名遐迩。“科涅克”这一特产名称价值连城,甚至可以说是该地区6万个家庭的无价之宝。为创立和维护“科涅克”的信誉,科涅克人以及法国历代当权者做到了呕心沥血,而且是几代人“前仆后继”。
首创科涅克XO的轩尼诗总裁包锦淦先生曾讲述一个故事:一个葡萄种植主临终前给三个孩子留下遗嘱:将家中葡萄园折价一分为三,每人一份;将葡萄园一分为二只给其中两个孩子,继承葡萄园的两个孩子付给第三个孩子他应得的那份土地折价,但他不能继承葡萄园。为什么?因为,这第三个孩子在老父眼中是个不肖之子,决不能让他辱没了“科涅克”的名声。
科涅克人对本地特产的珍重自有他们的道理。据分析,科涅克酒独特的品质与该地的气候、土质以及独创的一套酿酒方法密不可分,据说还是独一无二。因此,几个世纪来,法国的君主和后来的共和政府几次立法保护科涅克。除规定特定产区、特定葡萄品种、特定工艺流程、特定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外,连盛装科涅克酒的橡木桶木头产地也有严格的地域规定,它只能是法国利摩日地区的优良橡木。在酒的生产全过程中,从葡萄园到蒸馏作坊,从一个酒窖到另一个酒窖的转运,从酒的陈化年代到调酒师的姓名都要一一记录在案,在当地的博物馆中至今还可看到18世纪的这类工艺记录原件。
为了保证质量的延续性和前后一致,法定正式酒勾兑师要有20年的工作经验而且必须子承父业、出身勾兑世家;因成品酒是由不同陈化年龄的酒勾兑而成,所以只有年年不间断地窖入新酒,才能应付来年生产之需;同时,还要不断地给窖中酒“翻身”、检测、调温、调湿、防火。科涅克人视酒如活物,认为必须不断地调教它才能成熟。“调教”的关键就是要保持连续和持之以恒,要几十年、几百年如一日。每年窖藏的新酒成为整个酿酒链条上的一个环节。缺一环,链自断。
科涅克地区酿烈性酒的历史可上溯至法国大革命之前的17世纪。在轩尼诗公司价值10亿美元的酒库中,可看到最早于1800年以前入窖的酒,以及后来每年入窖的酒,没有一年中断。当地多数酿酒世家都有这样的酒窖。不要说它经过几代人、多么艰辛的劳作才能继承下来,单说它们历经的沧桑巨变、战争风雨、社会动荡,说它们是沉淀了历史与文化的高级艺术品,也丝毫不是夸张。二次大战时,德国军队曾到过这一地区,可当地的酒窖并未受到很大的损失。原因是,有一名德国军官战前曾在该地一家酒窖中工作过,科涅克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使他受到震慑,因而才在撤退时未将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窖藏毁于一炬。
如今,科涅克酒名播四海,它凝结了科涅克人的智慧和心血。而科涅克人说,这酿酒特别是酿名酒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决不能“酒不醉人人自醉”;同时,酿酒既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更是后人继承传统、前仆后继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寅吃卯酒,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佳醪在某一天做成了“一锤子买卖”。科涅克人几百年来都信奉这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