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换一种眼光看高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3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换一种眼光看高考
小波的来信我们早已收到,给小波的回信也早已发出。我们之所以在高考前夕刊登它,并非信中有能教人考上大学的“高招”。我们只是想以成年朋友的名义,和那些像小波一样的考生谈谈高考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当他们作为一个成年人第一次面对一次机会、一场重大考验时,应抱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愿这封信能对小波和其他考生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编者小波朋友:
你好!按你信中说的时间推算,你的高考摸底考试已经结束。不管你考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希望它不要影响你的情绪。因为,摸底毕竟是摸底,就像再正规的军事演习也不是实战一样,目的在于发现不足,以确保最后的胜利。
你在信中说,越临近考试,你越感到信心不足,甚至害怕。可是你想想,是你自己在去年落榜后选择了复习再考这条路。当时你信心十足。后来你在复习中发现了好多不懂的东西,逐渐变得灰心。本来,复习就是为了弄懂难题,有难题,复习才有动力,而你却把它看成拦路虎。你害怕,是因觉得难题多、又把考大学看得过重而产生思想负担。其实,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好多人做事不成功和结果不理想,并不完全是能力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过多地忧虑、紧张、甚至彷徨,分散了注意力,消耗了精力。
小波,虽然你在信中没有写明你的年龄,我们估计你已经过了18岁。18岁,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是少年与成年的分水岭。18岁,作为国家的公民,开始在这个世界上享受成年人的权利,也开始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成年人应注意实践自己的诺言。你既然对自己和父母都有过再次参加高考的承诺,就应该为履行你的承诺而尽心尽力。一诺千金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都应该努力去拥有这种品质。当然,我们劝你履行承诺,并不是要你走极端。况且,你想上大学,父母希望你上大学,都是为了你日后有所作为。而社会最终承认的也不仅仅是学历,更看重的是你的实际能力。所以,你完全不必陷在考得上考不上大学的忧虑中不能自拔。再说,成材的机会在每个人一生中会有好多次,考大学只是其中之一。一次的成败,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倒是每个人在机会面前的态度。只要在机会面前你努力了,失败也别泄气,再全力以赴,准备抓住下一次机会。这里,关键是信心问题。信心源于自信,自信又源于人们平日的积累和努力。常言说,每个勤勉的日子都会有回报,每个悠闲的日子都会有代价。只要你持之以恒,刻苦努力,成功终会属于你!
小波,你想上大学,说明你知道拥有知识的好处。大学也的确是一个造就人才的熔炉。然而,我国目前大学招生的比例毕竟不是1∶1,总有一部分高中毕业生要走上就业之路。而这,就是你要面对的现实。如果你今年能顺利通过考试,自然皆大欢喜,即使又落榜,也不必太失意。高考不中,对于年纪轻轻的你,只不过是走出父母呵护的荫庇后,遇到的第一场风雨,它会成为你日后成功的心理基石,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再说,我们国家计划到2000年才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你已经有了高中文化程度。这种文化程度,从事一般的职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它也是进一步学习提高的良好基础。假如你实在渴望上大学,就业后也有很多机会。如今,电大、函大、业大比比皆是。在那里,你同样能学到知识,国家也承认学历。
最后,我想告诉你,越是高考时间临近,你越要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坚定信心,发挥现有水平,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考试能增强你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对你走向社会有好处。这样一想,你的考试就变成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你自然也就减轻了思想压力。
好了,小波,我就此止笔。我们希望你考出理想成绩,又不以这次成败论自己。
                 本版编辑 张善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