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阡陌农桑读书人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5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阡陌农桑读书人家
木雅
我一向以为,农民的生活是近乎枯燥的。他们整日在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偶有闲暇,即便有娱乐之心,也无参与之力了。
结识了戴安一家之后,在我眼中,“农民”两个字似乎有了丰富的内容。戴安的家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农庄里。虽说是农庄,其实近旁没有几户人家。站在主人那别墅式的农舍旁向四周望去,只见成片的农田静静地向远方伸展,一架巨大的自动喷水机在田里慢慢地向前滑动着,水井上的风车随风旋转。在这“墟里上孤烟”的僻静乡村,主人除了忙于繁重的农活之外,如何调节自己的生活呢?
我们有幸在周末同戴安一家相处了两日,以后我们又成了朋友,书信往来不断,所以对他们的生活我略知一二。戴安夫妇有两个儿子,老大上了大学,老二就读于高中。平时,3000多亩的农田都由夫妇俩耕作和管理,劳动强度可想而知。俗语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而,女主人戴安那开朗健谈的性格以及广博的知识实在令我吃惊,我始终难以相信,她会是一个务农桑于阡陌之人。男主人布赖恩虽然少言寡语,但也不乏才智。交谈间我发现,他们热衷于读书,我们的话题常常“徜徉”于书本之间。他们尤其痴迷于中国文学,就连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都仔细阅读过。当我们拿出一幅中国刺绣挂图《红楼梦》送给他们时,戴安兴奋地指着图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谈论起来,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可谓流于唇齿。他们甚至对当今中国青年人都不甚了了的孔子和孟子的学说也有所涉猎。戴安还购买了中国古典诗词选,以便闲暇时浏览。英文版的《中国建设》是他们长期订阅的刊物。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二人都上过大学,尽管毕业后一直生活在农庄里,但对书总是情有独钟。书成为戴安夫妇休闲时的好伙伴。读书不仅使他们忘却疲劳,而且更让他们身居陋室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了戴安夫妇的闲暇生活。除读书外,戴安还醉心于缝制手工艺挂毯。这种挂毯是用各种颜色的布块拼缝而成的。挂毯的图案设计和制作都由她自己完成。1992年,在旧金山举行的国际挂毯比赛中,她为母亲缝制的一个有太空图案的挂毯获奖,并被挂在州政府展出。她还在一次挂毯设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同年,戴安和布赖恩终于实现了访问中国的愿望。临行前,戴安用彩色布块赶制了一件中式夹袄。在中国,她总是穿着它,并流露出自豪的神情。或许,她是要以这件夹袄来体现她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理解与热爱吧。
布赖恩是务农能手,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全年都有忙不完的活。但他在劳动之余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被选为当地的农民仓储协会董事会以及乡村电力协会董事会的成员。他要花费不少时间且不计报酬地为协会工作,还时常代表协会到各地去参加有关会议。有时,这些活动会误了农活,但他还是认为,参与社会活动很有意义,这是他的人生乐趣所在。
戴安也担任着一项社会工作,即在美中友协丹佛分会创办的《简报》当编辑。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家人在节假日期间也自行编辑和印制一种图文并茂的“简报”,“报道”家庭成员的近况及家中值得记载的活动,然后寄与亲朋好友。我们曾收到一份他们在节日时编辑的简报,上面的消息有:喜获丰收;戴安的挂毯再度获奖;布赖恩再次当选;中国之行;接待中国市长代表团;甚至还有大儿子达戈拔了一颗牙;二儿子爱伦去探视祖父母,并同享钓鱼之乐等等。周末和节假日编制这种家庭简报,既可以把家中的事情记录下来,同时可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并热爱生活。
闲暇时参与文体活动使戴安一家人充满了活力。两个儿子都是学校里的体育爱好者,经常参加各类比赛。戴安和布赖恩是他们最有力的支持者,不仅时常跟着他们去观赛,而且还抽空同他们一起打篮球,玩美式足球或上山滑雪。戴安夫妇还喜爱音乐,有时驾车几小时去丹佛市听音乐会。
广交朋友是戴安夫妇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节日来临,他们会精心准备一次聚会,邀请邻里参加。有时他们还专门请老年人聚餐,为那些平时感到孤寂的老人提供欢乐的场所。戴安家里还经常接待中国客人,有记者,有政府官员,也有留学生。他们认为,这些交往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戴安家的生活经历是否可以为人们的休闲生活加上这样的注脚:无论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无论你属于社会的哪个阶层,只要你热爱生活,就会在生活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会使你的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