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从生产看供求——化肥问题追踪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6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生产看供求
——化肥问题追踪之一
本报记者周泓洋
编者按:今年以来,各地农村出现了购买化肥、农机具的热潮。这说明,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广大农民务农的积极性高涨,愿意尽各种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农村难得的好形势和新景象。
在这个好形势之下,人们也发现,在春耕和夏播中,化肥问题一直困扰着有关方面。一是数量少,在农民最急需的时候,往往买不到适用的化肥;二是价格高,能够买到的化肥都大大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价格,农民很有意见。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它的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收和农民的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化肥供应,去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化肥的生产流通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果。但由于化肥问题牵涉经济体制许多深层次矛盾,一时还难以圆满解决。前不久,本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调查,意在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化肥供应不足和价格大幅度上涨,是今年农业生产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记者在河北、山东、江苏等几个省的田间看到,农民使用的化肥价格普遍很高。国产尿素从1775元/吨到2400元/吨不等;进口尿素从2200元/吨到2600元/吨都有,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许多地方,春季追肥,每亩施用15公斤化肥,就得26元到39元。关键是缺货,3、4月正是春耕的大好季节,农民常常因为买不到优质化肥而着急。农民问:“上级不是叫化肥厂开足马力生产吗?可肥在哪里?”
化肥厂的难题
去冬今春,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所需,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化肥生产以保证化肥供应。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求化肥厂开足马力生产。应该说,化肥生产企业作出的努力是巨大的,去年全年生产化肥1.2亿吨,超过了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
今年以来,化肥厂更是尽了最大努力。但是,记者从化肥的源头——生产企业追起,以图揭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发觉情况很复杂。数字说明问题。记者费尽心思从某中型化肥厂的会计报表中摘录来一组数字:该厂生产的甲醇1989年为3988吨,以后逐年增长。1994年为24643吨,增长了5倍多。1995年计划生产3万吨;氯化铵、纯碱的产量也是连年递增的;比较畅销的硝酸铵基本持平;而尿素,从1989年的10万吨产量降到1994年的不足7.8万吨,1995年计划才7万吨。
尿素产量连年递减
这家化肥厂是我国54个中型厂之一。由于外部环境制约,全国有不少化肥厂的大化肥产量几年来没有提高,有的甚至是连年减产。减产的原因在于,同是用合成氨为原料,生产甲醇、氯化铵、纯碱的效益比生产尿素的高几倍。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实实在在的开工不足。记者在调查河北沧州化肥厂时了解到,该厂设计能力35万吨,是全国17家大型化肥厂之一。而现在实际产量不足20万吨。厂长洪天敏感慨地说:“吃不饱!我们的设备先进,加上近几年技改,设备可以开到负荷的110%,而现在只能开到50%,这是设备的最后警戒线,低于50%,设备就会出危险!”
设备不满负荷原因是——原料不足。
化肥厂能否开足马力
一位大化肥厂厂长告诉记者:“从‘一五’到现在,我们厂为国家生产的化肥可以填平太湖。但是,厂里的设备是三四十年代的水平,在发达国家这些设备早就该进废铁收购站了。”
河北省化工厅副厅长佟加安介绍了河北化肥企业的现状:河北化肥厂最多时达132家。从1984年起,市场几次波动,化肥厂首当其冲受冲击,1985年停产22家,现在还剩下72家。受化肥市场——国内需求的季节性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影响,我们的化肥厂是很困难的。
化肥厂的困难的确不少,仅就原材料一项就可见一斑。拿原材料为例,石家庄化肥厂今年1月份尿素成本构成是这样的:
生产1吨尿素需要煤1.53吨,345.67元;电1107千瓦时,232.52元;气2.935吨,90.97元;水98.75元;制造费用,153.90元;其他费用261.72元,制造成本合计1183.53元。保本成本(含税):1183.53×1.13=1337.39元/吨。
国家为了保证农民利益,明确规定大化肥出厂价格为1000元,上下浮动不超过15%,按照国家规定的浮动价格,每吨在出厂时就亏损187.39元。马力越开足,亏损包袱背得就越重,这也就难怪化肥厂的产量下跌。
当然,通过行政命令或者其他补贴措施是可以使化肥厂达产的。问题是,即便化肥厂主观上想开足马力生产,高价原料也愿意买来赔本使用,还是有问题。因为,原材料供应紧张。
沧州化肥厂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尿素的企业,如果按照国家计划内供应的天然气来安排生产,设备根本不敢开,因为今年国家仅仅安排了3.0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满负荷开工所需天然气的一半左右。而且供气量是连年递减的。1993年还供了3.69亿立方米,到1995年就减少了6400万立方米。不足部分只能到市场上去高价采购,油田自己销售的天然气价格为每立方米1.10元,一吨尿素需要1100立方米天然气,光是原料价格就是1210元,而且市场上还很难买到。
既赔钱又缺原料,加上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化肥厂在艰难中度日,难以按照设计能力达产。就全国来看,各地、各厂的情况可能有别,但上述情况是很有普遍性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