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兄弟国家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1-15
第3版()
专栏:

兄弟国家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
能在这里学习是多么幸福啊朝鲜留
学生 吴在松
渡过图们江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感到和平、繁荣的气氛。城市的商店和食堂里,传出了和平人们的笑声;商店门口挤满了人。工人们高兴地拿着刚买到的花布,带着女儿穿过两旁种满枫树的马路。汽车、自行车……穿梭般地来往着。电灯照得像白天一样亮。这里到处都是和平幸福的景象。
我们一行十一个朝鲜同学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到了全中国闻名的北京大学。一进那具有民族风格的校门,就可以看到美丽的办公楼。当我走上草坪中间的柏油小路时,感到温暖、愉快,就像从前线归来的儿子投向母亲的怀抱。
到校以后不久,我们便在中国教师和同学们的亲切的帮助下,开始了学习。第一课是学注音字母。当我们学到最困难的字母时,教师便对我们进行个别辅导,中国同学也来帮助我们。不久,我们就会说几句中国话了,这时教师和同学都好像看到孩子开始学会说话似地那样高兴。
每天晚上睡觉以前,有的同学还让我用当天学过的词汇来造句,有了错误,他就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解释;如果我还不明白的话,他就用笔在纸上写好叫我记下来。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体会到这种宝贵的品质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的新中国青年身上才可以找到。
有一天,我和同学一起打扫屋子的时候,马寅初校长亲自来看我们,中国同学向马校长介绍了我。他抚着我的后背问道:“生活习惯了吗?”他那慈父般的声音使我非常感动,我深深感到我们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啊!
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可以拿起笔来不费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这使我感到万分兴奋。
当我们祖国的人民正在忘我地重建被美帝国主义破坏了的美丽的家园的时候,我能在这里学习是多么幸福啊!我一定不辜负毛主席和中国人民对我们的殷切的关怀,决心努力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学习任务,将来在我回祖国的时候,能在金日成首相面前无愧地说:“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的生活、思想丰富起来了匈牙利留学生 高恩德
我想,长时期留在外国的人都有两种情绪:一边高兴,一边眈心。高兴的是因为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会得到新的经历;眈心的是会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碰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三年前我从匈牙利来到中国的时候,就有这两种情绪。一到北京,我就接受了许许多多的、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新事物。可以说,每一个在新中国度过的日子都使我的生活、思想丰富起来。这使我觉得非常幸福。但在学习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原来我以为,学习中文一点都不难,只要费少许的时间,就可以学到的。事实并不如此,有一个较长时期,我为了练习发音(即“四声”)、练习汉字,天天都费去好多时间。这就给我说明了:学习中国语言虽然不是十分难,但也并不容易。
后来,由于我的教师们、朋友们的帮助,由于我对中国认识的逐渐深入,一切困难都克服了。学校方面给我很多机会来全面地认识中国人民的新生活;我也用一切的办法去认识和理解中国同学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这样,我慢慢地能把我的日常生活习惯跟我的环境相联系起来,我的学习范围也就扩大了。
中国同学们对我的热爱,表现在对我的大公无私的帮助上。拿个例子来说,当我还在清华大学的时候,跟很多理工科的中国同学交了好朋友。那时候,我还不大能看中文书,但很想了解中国文学。因此,常常拿一些有关中国新文学的问题来麻烦他们。他们一发现我这种情形,就开始经常地、详细地读“文艺报”、“人民文学”等杂志,给我报告文学新闻。到了北京大学,同学们也都热情地帮助我。
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已能看文学杂志,研究中国著名作家的作品。但我在写作、会话中仍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我说话时发音不大准确,文法上也发生某些错误,词汇也不够丰富,今后还得继续努力。
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罗马尼亚留学生 江冬妮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最鲜明的印象直到今天还留在我的脑子里:一九五○年底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辆汽车载着我们几个罗马尼亚同学驶向清华大学。一下汽车,就有许多年青的中国朋友拥上前来。他们把清华大学的校徽佩带在我们的胸前。接着来的是紧紧的握手和热情的拥抱。
开始学习后,遇到的困难比想像中的还要多。在中国语文学习方面,我们特别感到困难的是发音和写字。我们不能辨别一些发音相同而意思不同的字。但在中国教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我们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初步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们在学习上所以能获得大的成绩,是由于我们都认识到,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通过它去取得中国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人民英勇的革命斗争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在新的建设事业中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不仅如此,今后我们还要在中罗两国文化交流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九五二年夏天,我们回到祖国——罗马尼亚去过暑假。那里,到处都有人渴望着了解中国的情况、中国人民的生活。罗马尼亚劳动人民对兄弟的中国人民在建设事业中的每一个成就,都感到很大的兴趣。这大大地加强了我们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同年秋天,我们又来到了中国。从那时起,我们选择了专业,开始和中国同学一起正式听课了。我进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文学专业。新的学习带来了新的困难。比如,有些教授讲课时不是用北京话,而是用其他难懂的方言;许多中文参考书和文学作品里面生字很多,特别难懂的是鲁迅的作品。但中国教师和同学又在课余帮助了我们。为了帮助我们补笔记,中国同学在下课后给我们重复讲一次;教师们也每星期抽时间来辅导我们。在一年中,我们学习了鲁迅、茅盾、丁玲、赵树理等的代表作。在学习期间,我们看了一些话剧和歌剧,这不仅使我们知道了许多作品的内容,而且使我们比较深刻而具体地了解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比如,我们看了歌剧“小二黑结婚”,就更深刻地爱上了勇敢的乐观的小二黑和小芹;看了话剧“屈原”,使我很具体地认识了两千二百多年以前的中国社会以及一个伟大的、正直的、天才的爱国诗人。
现在,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学习着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史。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因为它不但使我了解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同时使我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文艺作家及其作品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所起的作用。而最使我高兴的,是我有机会了解鲁迅的活动和作品。我知道,新的困难每天都在发生着,但我相信,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我看到了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捷克斯洛伐克留学生 史以锐
我曾经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大学东方语文系学过一年中文和中国历史,以后我被送到中国来留学(开始在清华大学,后来又转到北京大学)。
在中国我学中国文学。以前我曾看过几本翻译成捷克文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杜甫、李白和白居易的诗,茅盾的“子夜”和赵树理的小说,以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作品。看了这些作品,我是多么兴奋啊!
虽然我们在学习中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中国的灿烂的文化、革命历史。现在,我们每天看人民日报,读毛主席的伟大作品,如“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头一次看中国戏是在一九五二年的春天。以后我看了很多的戏,如京剧和越剧。我最喜欢的是京剧“三岔口”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扬州,我曾看过两个比较短的地方戏剧,这两个戏剧的演出是生动的,这证明了在中国的较小城市里边也同样有着富于民族性的艺术。
我们还从其他各方面认识了现代中国的生活。我们参观了北京附近的工厂、农村和学校。我们曾跟工人、农民和青年同学谈过话。在北京附近的通县,我们跟一个老头谈话的时候,他对我们说:
“我的第二个儿子在朝鲜战场上为祖国献出了生命。我要把我的一切献给祖国,来建设新中国!”每次这样的见面,使我更深地认识了中国人民的高贵品质。
我们也参观了其他的地方,如南京、上海、杭州、天津。虽然我们所看过的地方不过是中国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好像看到了整个的中国,看到了中国的过去和将来。
我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对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关怀,感到了中国人民对于我们的友情。中国青年怎样敬爱着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啊!有一天,我把伏契克的像片给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看。我问他:“你知道这是谁?”他说:“当然知道,这是伏契克!”“你怎样知道他的?”他回答道:“‘绞刑架下的报告’不是他写的吗?”
我留在中国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来,我不断地学习着。对于我,每一天都是宝贵的。今年暑假,我回国了一次,从和群众的接触中进一步认识到了我国人民怎样渴望着了解新中国。我的责任是重大的,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来回答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和中国人民对于我们的关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