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两个“章百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1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我身边的故事

  两个“章百万”
本报记者费伟伟
还是去年的事。一天,当年一起去讲师团的“战友”告诉我,章校长来了,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来审书稿。“章校长出书了?”我很吃惊。“什么话呀,写的编的加起来,章校长都出版了120多万字了。”我不禁怔住了。
1985年,我参加中央讲师团到安徽,在芜湖师范学校教了一年书。章善根老师当时是副校长,后来当了校长。作为一校之长,那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已足以让人焦头烂额,然而章老师当校长后,仍坚持不离讲台。只要不是外出开会,每天他都第一个到校,又总是最后才走。他当校长的第一年,学校“创收”就破天荒地由前几年的10万元左右猛增到102万元。老师们高兴得给他送了个外号——“章百万”,称他是“企业家型的校长”。
芜师是由小学改过来的,各方面条件都差,有的教师一度不太安心。章校长用“创收”奠基,通过提高课时费、福利待遇等,把大家的心吸引到了教学上。校外兼课的事没人干了,学校里的教研活动多起来了。章校长率先示范,长期坚持蹲课堂听课、评议,参与、指导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他总结出“重视过程,渗透思想”的教学设计思想,帮助另一位老师设计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获1992年全国优化课堂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第二名;他指导的芜湖市小学生,在1992年、1994年两次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8人获一等奖。
一校之长的楷模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芜师的教学水平近几年提高很快,虽然在物质设施方面差距还较大,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已优于省内同行。芜湖市某中学教导主任羡慕这里的教学气氛,竟“辞官”而来,甘当一名普通教师。
数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章校长的日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庆日,没有寒暑假。他几乎把每一个节假日都交付给了家里那张写字台。从事教学工作33年来,他出版了各级教材70.5万字,论文、论著52.5万字,其中近一半是1992年以来编撰的,填补了我国中等师范教材方面不少空白。全国高师院校数学研究会中师工委,全国中师青年教师论文评委,全国中师数学统编教材编写组成员,——拥有100多万字著作的章校长不仅是全校,是全省,而且是全国的学科带头人。1994年,他成为全国中专(中师)系统第一批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级专家。“章百万”的外号重新叫开了,老师们钦佩地称章善根老师是“学者型的校长”。
两个“章百万”,一个不平凡的好校长。那次见了章校长后我说:下次再来一定打个招呼,我要好好采访你。章老师淡淡一笑。后来听说,为审书稿他又来过北京,却是悄悄地。最近,章校长来信说,芜师已经找到了新的办学基地,他要在任期内完成新校的建设和搬迁,使芜师由中师升为大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