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我国加强品种资源利用研究为农作物育种提供了一大批亲本材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加强品种资源利用研究
为农作物育种提供了一大批亲本材料
本报讯“八五”期间,我国在继续收集、保存各类作物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品种资源利用的研究,让收集入库的品质资源为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直接服务,取得丰硕成果。
据了解,“七五”以来,我国建成了第一座容量达40万份的国家种质库,先后贮藏30余万份作物种质资源。然而,由于在育种上缺乏亲本材料,新育成的品种出现近亲繁殖现象,育种水平徘徊不前。为此,我国重点开展了品种资源利用的研究,从30余万份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选出一大批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直接提供生产利用。如抗盐水稻品种“兰胜”、抗旱水稻品种“农林12”等在江苏、山东等地推广种植30多万亩。耐寒玉米杂交种红三1号、单84等共推广140万亩。此外,还有绿豆、豌豆、小豆、豇豆及稀有作物的品种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利用引进的日本60日,基本上控制了我国多年未解决的夏谷谷瘟病大流行造成的危害。
品种资源利用同时还为育种提供一批具有利用价值的优异种质,并由此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和亲本材料。水稻用筛选的广亲和强恢复系“中413”配制出超高产组合“协优413”,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鉴定出的强抗冷性自交系培育出“红玉9号”,已推广39万亩,并使我国玉米推移至北纬51度30分地区大面积种植。育成杂交高粱“沈杂6号”,累计推广100万亩。
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源源不断地为生物技术提供有用的基因。在小麦上,已首次成功地将黄矮病抗性基因从中间偃麦草导入普通小麦,育成中间偃麦草易位系,从而为抗小麦黄矮病育种提供了可靠物质基础。
(李建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