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图书在版编目在全国实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6
第11版(文化)
专栏:

  图书在版编目在全国实施
今年,我国图书出版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图书在版编目正式在全国推广实施。这是一个国家对本国书目质量实行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图书馆界与出版界联手合作,共同走向国际化、标准化,迎接图书出版重大变革的新开端。
图书在版编目是依据一定的标准,为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书目数据,国际通称CIP(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曾以造纸和印刷术为世界图书出版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一直有制作有关编目数据的传统。宋代刻书就在封面和卷首列出书名与作者姓名,并在内封背面或书末卷尾刻下书牌(也称木记),记载刊刻地点、时间、堂名和重要说明等。解放后出版的图书,书名页和版权页上,印有书名、著者、出版者、印刷者、出版年、统一书号、版次、印次、字数、印数、图书开本、发行者、定价和内容简介等项目。这些数据为图书编目提供了方便,但因缺乏统一标准,特别是缺少检索数据,所以难以在书目工作标准化管理上充分发挥作用。
在版编目的全面实施,不仅可以控制书目质量,还能改变以往各文献出版发行与收藏使用单位分散编目的状况,为最大限度实现书目资源共享,减少制作书目数据的投资,及时向社会报道书目信息提供保障。如果我国图书出版全部实行在版编目,全国图书馆每年可节约四万多编目人员的劳动和数亿元经费,编目周期也可由以往的一个月以上缩短至两周之内,这将引发图书管理的一场技术革命。(魏晓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