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白色幽灵在挑战——广东省毒品问题透视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7
第11版(法制纵横)
专栏:

  白色幽灵在挑战
——广东省毒品问题透视录
蒋亚平
编者按:全球正面临毒品的严重挑战。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曾一度成功地杜绝了毒品;近年来因毒品过境的侵蚀,贩毒吸毒之风死灰复燃。濒临南海、毗邻港澳的南疆广东省,地处新的国际贩毒通道枢纽环节,首当其冲遭到毒品的侵蚀;时至今日,形势越来越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所幸,素有禁毒光荣传统的广东人民,像当年“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一样,作出了坚定的回答: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尽管禁毒的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广东人民、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胜利的日子不会太远。
鸦片,作为药用,早在唐代就从阿拉伯传入中国,但为数极少。从药用转入吸食,成为毒品,则始于18世纪上半期的清朝。
吸食毒品,解放前被视为“不治之症”。新中国成立后,“不治之症”有治了。
1951年6月3日,广州市举行解放以来第一次规模空前的禁毒销烟大会。1952年5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这场禁毒运动持续一年后,贻患广东达100多年的烟毒被彻底禁绝。
但是,近几年来,一些腐败丑恶现象又沉渣泛起,贩毒和吸毒幽灵般游荡神州。
广东,地处新的国际贩毒通道枢纽环节,是全国禁毒斗争的主战场之一。
贩毒狂潮归去又来兮
1981年7月27日下午3时,广州白云机场查获了一名从泰国乘机携毒而来的毒贩。这是广东省自50年代肃毒以来发现的第一宗毒品走私案。
同年9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禁止贩毒吸毒的暂行规定》,全省各地公安机关据此成立了专门反毒队伍。自此,广东省与国内外贩毒分子旷日持久的战斗拉开了帷幕。
为什么毒贩无所顾忌?答案是:贩毒可获惊人的暴利。
历史的车轮碾进了20世纪90年代,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种种毒祸蔓延到广东各个市县,形势愈加严峻逼人。广州市1994年查破贩毒案1400多宗,其中贩毒大案600多宗,查获贩毒分子1700多名,查缴毒品27万多克(含海洛因17万多克)。阳江市1991年查获毒品案20多宗,抓获贩吸毒人员70多名;到1994年,全市查获毒品案1200多宗,抓获贩吸毒人员2700多名。
上述数字,还只是公安机关掌握的。毕竟,百密难免一疏。
贩毒由先前的单独行动、零敲碎打向有组织的团伙方向发展。贩毒头子手下都有一班“马仔”,有比较固定的窝点,用现代化的通讯和交通工具联系推销毒品,批发零售兼营。有的团伙事情一旦败露,就以武力相对抗。
贩毒、吸毒合为一体,“以贩养吸”日益突出。吸毒者为了牟取毒资,也干起贩毒的勾当。先留足自用,再将其余的毒品掺杂后出售给“毒友”。正因为有为数众多的吸毒者,促使贩毒分子更加疯狂。而大量的毒品供应又使吸毒者队伍不断扩大。在贩毒与吸毒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吸毒者的心理剖析
当前,广东省内的吸毒人员逐年以数倍的速度剧增,吸毒主体也从社会闲散人员向国家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队伍发展,甚至一些幼稚无知的中小学生也加盟瘾君子行列。
人们迷惑不解:明知吸毒为法律所不容,吸毒者为何还那样如醉如痴地迷恋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呢?
有的出于好奇。海洛因什么味?吸了它真会飘然若仙吗?在茂名市戒毒所30多名年轻的吸毒者中,出于好奇心染上毒瘾的占6成多;有的出于追时髦。广东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造就了一大批富裕户。“有钱,有本事,才吸这个。”有人把吸毒当成他们炫耀的资本。广东各地,“三年吸掉一座宾馆”、“百万富翁吸毒变为穷光蛋”之类的真实故事不绝于耳;有的出于求解脱。“抽两口这个,你会忘掉一切痛苦。”只可惜,以后不是“抽两口”的问题,而是要不择手段去满足经常能“抽两口”的毒瘾。
毒害触目惊心
如同所有社会瘟疫,毒品泛滥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
毒品摧残人的身体,危害身心健康。某华侨农场赵明练为了吸毒,1994年盗窃群众的自行车30多辆。他由于中毒太深,得了肝炎,已发展为晚期肝硬化。当民警去抓他时,他悲哀地叹气:“你们抓我去是死,不抓我去也是死。”
毒品造成经济破产,家庭破裂。一些个体户苦心经营,腰缠万贯,染上毒瘾后生意倒闭,债台高筑。父子成仇,兄弟不和,夫妻离异,亲友反目,被迫走上绝路的不乏其人。
吸毒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又是诱发其他犯罪的祸根。吸毒成癖的人每天耗费数百元毒资;一旦手头拮据,便铤而走险。女的操起皮肉生意;男人则打家劫舍。据调查,吸毒者当中有53.8%的人兼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危机与希望同在
林则徐在150多年前即提出了鸦片可以亡国的警告。
遗训在耳,警钟长鸣。
1995年2月,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在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向毒品郑重宣战,号召全省人民“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
3月上旬,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陈绍基深入粤西考察禁毒工作,他的一番话一针见血:“当前的毒品问题,已经不是一般的治安问题,而是涉及千万个家庭幸福,关系社会安定、民族命运的重大社会问题。”
尽管要彻底解决沉渣泛起的毒品问题,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程,绝非几次社会行动的严厉打击所能毕其功的,但严厉打击仍不失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只要我们借鉴曾有过的祛病良方,查漏补疏,进一步完善法律,加大打击力度,乘胜追击,毒祸必将重新绝迹于中国大地。(《广东公安报》供稿)(附图片)
图为公安干警清理缴获的海洛因、鸦片、大麻等毒品。周晓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