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发展——当代中国的主题李瑞环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演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8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展——当代中国的主题
李瑞环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演讲
本报圣地亚哥6月26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今天下午,正在智利访问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应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邀请,在该委员会设于圣地亚哥的总部作了题为《发展——当代中国的主题》的讲演。
李瑞环在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16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后说,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总体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任何国家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任务。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贫困,社会问题突出,国际债务负担日趋沉重,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就必须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近现代历史上多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长期处于发展缓慢、停滞乃至倒退的悲惨境地。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也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耗费了民族的宝贵精力,耽误了国家的发展良机,拖延了现代化的进程。众所周知,现在中国有12亿人口,每年新增人口就有1600万,人均耕地不足0.0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其他资源也相对贫乏。中国人民如果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赶上发达国家。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就没有希望。这是中国人民从世界的现实、从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李瑞环指出,要加快发展,就要实行改革开放。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改变与它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在探索改革的路子,改革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潮流。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从局部的单项的改革,逐步发展到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全面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克服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弊端,调动起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它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给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它改变了以往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跻身世界范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改革开放冲破了长期束缚我们的僵化观念,带来了全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我们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实惠,得到人民的支持,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大地。
李瑞环强调,要改革和发展,就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大量事实一再告诉我们,没有稳定,就无法塌下心来搞建设,就无法将预想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付诸实施,也就无法实现人民求发展、求富裕的美好愿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中国人民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决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以任何借口出现的破坏社会稳定的企图。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改革和发展对于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我们所说的稳定,不是孤立的稳定、静止的稳定、停滞的稳定,而是建立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只有通过改革达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稳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总之,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和发展需要稳定,而有序的改革和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稳定。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中国密切关注、慎重把握的重大问题。
李瑞环说,中国人民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长期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过一些失误,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总是希望发展速度快一些,但是必须注意协调适度,如果忽视经济各种要素、各个领域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制约,就可能欲速则不达,即使一时搞上去也还会掉下来。当然,我们也不能放过加快发展的机遇。我们总是愿意积累多一些,但是必须注意积累和分配兼顾,如果积累比重过大,人民的生活不能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就可能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当然,我们也反对脱离现实的高消费。我们总是主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固守平均主义政策,就可能压抑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共同贫穷。当然,我们也十分警惕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会遇到许多新的情况,面临许多新的课题。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十分注意总结实践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前进,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他指出,中国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底子仍然很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对中国发展的程度估计过高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的经济建设在总体上是顺利的,但也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目前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对中国发展的难度估计不足也是不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极其宏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人民十分明确,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始终都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拥有人类1/5人口的中国发展得如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而付出的艰苦努力,也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
李瑞环在谈到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关系时指出,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需要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和拉美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过去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现在又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繁重任务。我们都致力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有着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我们双方的根本利益。近些年来,中国和拉美各国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双方的经贸合作尚处于较低水平。亚洲和拉丁美洲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具活力的发展中地区。中国同拉美各国应当加强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李瑞环还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瑞环在讲演之前会见了拉美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主持了今天的讲演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