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美日摊牌欧盟不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8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日摊牌欧盟不安
本报记者姚立
6月28日是美国为美日汽车贸易谈判规定的最后期限。国际经济界正密切关注着这一事态的发展。人们注意到,一个第三者——欧洲联盟对美日的这场贸易争端表现出格外的关注。
欧盟不是争端的当事者,为什么对它表示出这么大的兴趣?原因在于,欧盟与美日谈判的结果有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老实说,欧盟的心情是复杂的。日本市场长期以来不仅对美国、也对欧盟封闭,欧盟早就啧有烦言,现在美国要教训日本,等于帮欧盟出这口恶气,欧盟内心里对美国向日本施压不无赞同之意。但是,另一方面,欧盟又对美以制裁要挟的粗暴作法表示不安。欧盟的不安在于:其一,如果听凭美国单方面挥舞制裁大棒,将后患无穷。欧盟与美国也有类似争端,或许哪一天这根大棒会打到欧盟的头上;其二,世界贸易组织刚刚成立,美撇开不顾,单方面采取行动,“影响世贸组织的信誉,是向世界发出的一个不好信号”;其三,也是更重要的,欧盟担心美日双方的交易,有可能使欧盟的利益受损。欧盟委员会委员布里坦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协议如果在美国的压力下达成,实际上也只对美国有利。
汽车制造业是欧盟国家的骨干产业,每年的产值占其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的2%。仅直接从业人员即达360万。而其它众多部门的就业情况也同汽车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汽车行业的兴旺与否关系着欧盟的国计民生。然而,近年来,欧盟的汽车业却经历着战后最严峻的考验。仅1993年,欧盟的汽车销售量就锐减15.9%,创欧盟年度销售量下降的最高纪录,同期裁员达7万之多。1994年,汽车行业仍然不振。据估计,这种不景气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从美、日、欧3家的汽车贸易看,日本在美、欧的汽车市场占有量分别为23%和11.4%,而美欧在日本汽车市场上的占有量却微乎其微,只有3%。因此,如能打开日本国内的汽车市场,对处于困境中的欧盟生产厂家就更“至关重要”,美国的汽车销售量在1993年增长了8%,去年又有所增长。
综上所述,人们就不难理解欧盟何以对美日的汽车谈判如此关注。早在1993年,当美日开始就汽车贸易进行谈判时,欧盟就有言在先,警告双方不要达成对欧盟“带有歧视性的条款。”在美日上一轮日内瓦谈判前,欧盟曾试图挤到美日谈判桌旁,但被美国以理由“不充分”而回绝,惹得欧盟老大不快,但又无可奈何。
美日这场争执如何收场、欧盟的利益能否避免受损,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