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两系法杂交稻研究获突破单位面积产量比三系稻提高一成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两系法杂交稻研究获突破
单位面积产量比三系稻提高一成多
本报讯记者杨良化报道:日前在广东茂名召开的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杂交稻试种示范现场经验交流会传来消息,中国科学家独创的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初步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我国粮食生产可望由此获得大幅度增长。
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的两系法杂交稻研究与推广,是我国在粮食乃至生物领域最重要的科研课题。由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湖北农科院卢兴桂研究员担任责任专家的这项重大科研项目,组织了全国23个研究单位的数百位科学家参与,经过历时10年的刻苦攻关,现已在不育系繁殖与选育、达标品种的组合、杂交制种技术及规范等方面取得了成熟的经验。经专家选育,现已有12个杂交品种通过省级以上鉴定,5个通过审定的组合经3年中试增产效益显著,可予大规模推广。
从茂名地区今年早稻种植的7万多亩两系杂交稻中试示范田来看,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可比三系稻提高10—15%,米质提高1至2个档次,产值提高25—30%,高产田块亩产可达550—650公斤。
据悉,到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两系杂交稻约200万亩,至年底可望达到300万亩。
为加快这项重大技术的推广,国家已在广东茂名建立便于向华南地区辐射推广的温敏核不育两系稻育种基地,还将在湖北建立面向长江中下游推广的光敏核不育两系稻育种基地,并在17个省区设立了4个中试开发项目和13个示范点。
根据“863”计划的安排,我国到2000年时将累计推广两系法杂交稻5000万至1亿亩,增产稻谷25至50亿公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