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壮志难酬强国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9
第10版(书评)
专栏:品书录

  壮志难酬强国梦
李仕强
读完于峪的新作《黑旗军魂刘永福》(《八桂俊杰丛书》)之一,得到的感受是这部传记作品既体现了他以往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又深层地拓展、把握了英雄的主观与客观、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英雄主义与悲壮感有机地联在一起,融为一体,从而表达出了一种苍茫的历史感和壮怀激烈的精神追求,活现了一个撼人心魄的历史人物形象。在《黑旗军魂刘永福》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民族英雄刘永福从青年到老年半个世纪的独特的人生历程:从投奔农民起义军,竖起黑旗军的大旗,出于国家民族大义,以微弱的力量抗击不可一世的法国侵略军,到惊天动地的台湾保卫战等。透过刘永福大半生的悲壮的人生历程,折射出了中国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曲折历程。作者在严格把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对传主刘永福的人格刻画和作品的故事性、可读性,写得扑朔迷离,险象环生,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悲壮的气氛。
《黑旗军魂刘永福》最为精彩的当推纸桥大战和台湾保卫战几章,而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也最能揭示作品思想蕴涵的则是后半部分。在纸桥大战中,作者遵循历史的轨迹,把战争的波谲云诡、变幻无常及其悲壮激烈描写得绘声绘色。黑旗军大败法兰西侵略军,斩了敌酋,而当战斗的嚣声沉寂下来,刘永福和黑旗军的将士们并没有因为获胜而特别欢呼激动。台湾保卫战的几章中气壮山河的战争场面,无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昂扬气息。作者不惜给作品赋予浓郁的传奇色彩,描写台湾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鲜为人知的台湾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世态习俗。然而,作者高明之处,恰在他没有仅仅停留在这种表层摹写观照和艺术技巧方面的追求上,而是进入一个更深层次:挖掘人物的(也是民族的)思想、感情、心理、愿望,通过台湾本地少数民族在清政府把台湾岛断送给日本帝国主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迅速聚集在刘永福的黑旗军大旗下,结成民族的统一战线,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以自己的鲜血、自己的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进而讴歌了民族传统的美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美。
(《黑旗军魂刘永福》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