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世纪金桥跨津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0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世纪金桥跨津门
本报记者王学孝
被誉为跨世纪金桥的天津科学技术馆,从年初开馆迄今仅半年,就有20多万人临馆参观,日平均达1500人。尽管门票每张30元,有时还不得不限额入场。
时下,在歌舞厅爆满,酒楼客盈门,而不少科技、文化、艺术、博物馆遭冷落的情况下,天津科技馆呈此盛况,确实难能可贵。
那天,记者随着参观者人流涌进科技馆。在五彩缤纷的食品与营养展区圆柱玻璃柜前,师生俩的对话将众人吸引——
教师指着玻璃柜里的一杯浅橙色鲜亮泡沫漫溢的啤酒:你看那是真的假的?
学生未假思索脱口道:假的。
老师: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学生:真的过一会儿泡沫就消失了。
老师又问:是固体?还是液体?
学生:固体。
老师:为什么?
学生:液体时间久了就蒸发了。
观者为这位五年级小学生的正确答问而叫好,赢得众多同龄人羡慕的目光。
颇具吸引力的还在于80%以上的展品观众可直接动手操作演示,参观者通过触觉、听觉和视觉,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得到科学的启迪,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在众多参观者中还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常客”,他叫范祖鹏,年仅9岁半,昆明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几个月来,他已来过科技馆七八次。每逢节假日,其父母经常带他到科技馆,他得以整天遨游于这科学天堂。他喜欢化学,虽就读于小学四年级,但初高中的一些化学知识也有所涉猎。每次参观,在其脑瓜里都会留下几个为什么,自己动脑子琢磨,翻书,求教老师和在大学教书的父亲。科技馆简直变成了他求知的第二课堂。
谁又敢说,未来的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不会出现在经常泡在科技馆的这批孩童中呢?
别以为科技馆仅仅为青少年所专有,据馆长吴凡说,来参观的十之四五是成年人哩!这座科学宫殿是为全民所享有!
科技馆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多姿的魅力吸引着观众。宫殿式分上下两层的万米展厅,在14个展厅分别布展着318件(套)展品。每件展品都说明一个科学原理,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易懂易记。比如电,这最普通最常见,人们须臾不可缺的东西,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那么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鞍山道小学六年级几个小朋友站在用荧光屏可显示的《电和磁的世界》前面,一按绿色电键,立刻图示出来,从电是怎样产生、输送、怎样发光,家用的电等等,一目了然。
他们转身又飞奔到“脚踏发电”处,骑上脚踏车,猛踏几圈,将所耗体能,转换为各机械能,继而变作电能,把一排电灯从下而上次第点亮。它演示了能量守恒、能量转换的原理,同时又介绍了发电的一种形式。这一切都可在几分钟内完成,然而留在孩子们脑际的却比读几年书更为深刻。
记者问刘声威等几个小朋友:“你们来过科技馆吗?”“这是第二次了。”“为什么不到少年宫、同乐宫?”“科技馆更奇妙、更有趣儿。”
走进展厅观者首先接触到的是启智厅,继而天地万象、通讯与信息、磁电奥秘、交通与航天、光学奇观、人体科学、数学漫游、电脑与机械、医学探幽以及科学与生活等。自然科学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涉。
为科技馆建设洒下汗水心血的张蓂,曾作过一次有趣的实践:将整个展厅每件展品都看过一遍并弄明白其道理,整整花了两天时间。
江泽民同志来视察过科技馆,李瑞环同志来看过,到津视察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几乎都抽空到科技馆走走。此间,凡来过天津的各省市领导同志也漏不了参观科技馆。江总书记看后兴致勃勃地称赞说,这是一项“育人工程”,天津舍得花钱搞“智力投资”。李瑞环说,科技馆对双文明建设非常重要。
中外科学家们看后更是盛赞天津办了一件具有创建性的大事,顺应潮流,顺乎民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科技馆堪称“国内一流,国际入流”,开创了我国“科技馆事业的里程碑”。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看后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看到过很多科技馆,我觉得这个馆与它们比毫无逊色。世界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参观科技馆后致函天津市领导:全馆气魄宏大,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科学知识,造福人群,照耀千秋。
当今,科普教育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作为科普教育重要载体的科技馆,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美国大中城市几乎都建有科技馆,英国现有科技馆230多座,日本更多,达2000多座,德国每78万人就拥有一座科技馆,连我国的邻邦印度还有4座国家科技馆,州、邦级有千余座。而我国科技馆却少得可怜,除北京仅有的一座国家科技馆外,在各省市地图上难得找到科技馆的坐标。这就难怪“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把首届“启明奖”授予力倡建造科技馆的前任市长、现任市人大主任聂璧初。
8颗钢筋混凝土圆柱高擎硕大无比的球体建筑,匠心独运、气势恢宏的桥式巨型建筑,象征着天津如旭日跃金桥,脱颖凌宇空,它将带动天津的腾飞,跨入21世纪。(附图片)
压题照片:天津科技馆外景
下图:青少年参观天津科技馆  陈国兴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