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放心农业”看焦作——焦作农业发展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04
第1版(要闻)
专栏:

  “放心农业”看焦作
——焦作农业发展透视
本报记者李而亮戴鹏
编者按:我们怀着欣喜之情,向广大读者推荐《“放心农业”看焦作》这篇通讯。
焦作农业之被称作“放心农业”,让人信服,连续6年受到国务院表彰。虽然已连续7个月干旱,今年夏粮仍获丰收,焦作的农民把传统的精耕细作与改革后的新做法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土细如面、土平如镜、耕织如线”,另一个方面则是实施服务体系向市场经济转轨,从“双向承包”到“股份合作制”。实行工农互补,两条“腿”相互支撑。焦作农业,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画图。愿全国涌现出更多的焦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报道的作者之一李而亮同志,原是本报驻河南省记者。在孔繁森精神鼓舞下,他志愿报名赴西藏工作,现在已经抵藏。今天我们发表他这篇在河南的“压轴”之作,也含有预祝他在高原雪域一展身手之意。
     步入稳定高产轨道
连续7个月的干旱,使河南省今年的夏粮受到不小的损失。可在豫北的焦作市,农民却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第7个丰收年。小麦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总产达90万吨。正在踊跃向国家交售定购粮的温县农民告诉我们:“开春以来尽管没下过一场透雨,但麦田可没耽误过一回浇水。今年就是再旱点,俺们的夏粮也减不了产。”
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曾感慨地说:“要是全省都能像焦作一样,农业问题就令人放心了。”
焦作农业令人放心,是有充足依据的。在各地农业生产起起伏伏的10多年里,焦作的主要农作物步入了稳定高产的轨道,粮食生产连续多年获得大丰收。去年夏粮小麦单产406公斤,秋粮玉米单产463公斤,整个地区的面积单产达到这个纪录,在全国是少有的。
如今,焦作与河北石家庄、山东烟台并列全国3大农作物高产地区。在黄河以北4个吨粮县中,焦作占了3个。在全省118个县(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排序中,焦作7个县(市)均在前9名内。
农林牧副渔各业联动,推动了农业总产值的不断增长。1984年到1994年,焦作农业总产值由18.6亿元增长到58.7亿元,年递增7.4%,连续6年受到国务院表彰。
市农委主任张广庆谈起焦作农业生产,面有喜色。他介绍说:“全市旱涝保收田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85%以上,平均不到50亩地一口机井。农业机械动力达180万千瓦,平均每亩耕地0.6千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一半。天遇大旱,我们一个星期可以把全部耕地浇一遍。收割时,连收带打,10天时间粮食全部入仓。”
在田间管护棉花的孟县化工乡农民说起种地,透出几分轻松,他们说:“现在种地省心多了,供种、耕地、喷药、浇水、收割都不用自己操心,一亩地花个六七十块钱,省了一大半力气。有些经济条件好的村,连这个钱也不用个人拿,都由集体服务队包了。”
有这样坚实的生产条件,怪不得焦作的干部群众对夺取农业丰收,总是充满信心。
  咬定基础不放松
市委书记张国荣形容焦作农民种田像“绣花”,把农民耕作“土细如面、土平如镜、耕织如线”描述得头头是道、绘声绘色。据介绍,焦作农民精耕细作的传统可追溯到唐代;焦作所辖的几个县成为全国粮食高产县,则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代。但他认为:真正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根本改善提高,是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十多年时间里。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敢放松过农业。”记者在采访中处处能听到的这句话,既有传统的渊源,也是现实的选择。全市农民人均9分耕地、还有几十万亩的黄河滩区这样一个现状,决定了焦作的农业必须在高产上做文章。
然而,农作物高产,需要相应的生产条件。生产条件的改善,需要高投入,这是起码的因果关系。
一个跳高运动员,当他创下纪录后,每往上提高1厘米,就要付出比原来多几倍的血汗。焦作的农作物高产开发,在原来高产的基础上又连续7年刷新纪录,付出的正是这样的心血。
1986年,靠煤炭“起家”的新兴工业城市焦作实行市带县制,不少同志提出,应集中各县的财力搞城市建设。焦作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认为如果抽调县级财力集中于城市,势必要削弱农业基础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是“釜底抽薪”的作法。他们采取了“放水养鱼”的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并在全市明确了“四个不动摇”,即:抓经济工作时,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发展乡镇企业时,坚持发展农业的思想不动摇;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不动摇;农业形势波动时,坚持保护和鼓励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动摇。从而在全市形成了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大气候。
8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农业比较效益的降低,使一些地方出现重工轻农、“口头农业”的现象。焦作针对这种状况,在全市推行了博爱县创造的“农业高产开发双向承包责任制”,即:农户向政府承包农作物面积、产量、定购任务;政府向农户承包农业生产物资供应和资金、技术、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双方签订合同、严格奖罚。通过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和法律行为,把各级干部的责任目标与为农服务紧紧捆在一起,建立健全了直接面向农户的庞大服务体系。
进入90年代,焦作实施服务体系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设立的服务机构,向公司实体转化。村一级的服务组织,围绕小康村建设,把巩固提高农业的指标列为小康村的硬指标。“双向承包”的发源地博爱县,是水利股份合作制搞得最早的县。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后,水利设施比原来有了进一步增强,去年光农户联户新购水泵就有1200多台。目前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已达97%。
领导加强投入,使农业资金的投入有了保证。据统计,自1986年到去年,焦作各级财政累计对农业投入3.3亿元,年均增长13%;信贷投入累计91.8亿元,每年净增1.58亿元;土地有偿承包费总额的40%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每年2000万元;农村合作基金会向农业生产性投资3627万元……
焦作市正是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付出了巨大努力,焦作农民才能在人均9分地上“绣”出灿烂的“花朵”。    两条“腿”的相互支撑
到农业地区采访,听到最多的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焦作的特点则是:农业发达而工业不弱、财政不穷。
只有32万人口的温县,是黄河以北第二个吨粮县,过去是“高产穷县”的典型。但今天已令人刮目相看。去年他们乡镇企业产值突破4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达5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在乡镇企业产值中,有70%来自农副产品加工。
温县的小麦玉米不够自己“吃”,如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全县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0余家,形成了食品、淀粉、酿酒、饲料9大系列50多个品种的加工体系,小麦、玉米就地转化加工,使粮食获得1倍以上的增值,并消化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粮食生产产生的大量秸秆,现在也为县造纸工业供不应求。仅此一项,产出的效益近3000万元。
然而,与焦作全市其它6市县相比,温县的工业发展只能算是“小弟弟”。去年,全市乡镇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386亿元,其中围绕“农字号”加工的,达138亿元,企业3万多家,创利税10多亿元。
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成长起来的焦作乡镇企业,其命运与农业的兴衰紧密相连。近年随着农作物消化力的增强,许多加工企业深感惟有拥有自己的高产基地,才是最可靠的原料后盾。他们纷纷与村里定下协议,将企业利润的5%—10%返还农业,用于反哺农业生产。据统计,光去年一年返还农业的投入就达2000多万元。不少企业领导说:“要是农业垮下来,最先倒霉的是我们。”
市委政研室主任原乃德还介绍了乡镇企业发展中一个很有意义的百分比,即70%以上是集体企业。他认为,集体经济占优势,为乡镇企业以工补农沟通了直接的渠道。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直接投放到水利、农机、农技、村镇建设、教育事业上的资金,其数量无法统计,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集约化农业的推广。
强化生产条件——高产作物——加工增值——增加农业投入,焦作农业和工业两条腿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使焦作的农村经济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农作物高产与经济富裕之间划上了等号。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1元,列全省17个市地之首。已有908个村达到了小康村的标准,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3强。市长徐明阳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焦作农业最明显的变化,是由过去的不放松,到现在的放不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