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悼念叶浅予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06
第10版(美术)
专栏:

  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
——悼念叶浅予先生
卢沉
5月25日上午,数以千计的北京文艺界人士、叶老的亲朋友好,赶赴八宝山公墓与先生遗体告别。一个性格正直、倔强的老人,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永远离开了我们。弥留之际在他头脑里还装着许多未完的心愿。
叶老是在5月8日因患脑梗塞抢救无效在北京去世的,享年88岁。一个在十年动乱期间惨遭四人帮迫害、出狱后连遭失子伤妻之痛、身患绝症屡次住院抢救的老人,竟能以88岁的高龄谢世,真是奇迹。
叶老多才多艺,业绩卓著。早年在上海从事漫画创作,主编漫画刊物,22岁就开始发表著名的连续漫画《王先生》,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者。抗日时期,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协会,组织领导漫画宣传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访美回来创作连续漫画《天堂记》,幽默诙谐的画面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畸形与荒谬。
从40年代开始,叶老就由漫画转向中国画。根据速写加工,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逐渐形成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画风。
速写在叶老的艺术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叶老不是科班出身,早年自学绘画。速写不仅成为连结创作与生活的桥梁,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常年不懈、大量的速写实践,还练就了过硬的造型能力。记得我上美院中国画系三年级时,我们班在怀柔农村实习,叶老陪江丰院长骑着毛驴来看望我们,一到村里就领着我们在村子里转,逛农贸集市,掏出本子画速写,回到住处就坐在炕上用毛笔整理。叶老一辈子画的速写多得惊人,已出版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是一笔有待整理的宝贵遗产。叶老本想在他有生之年出一个速写精选本,这已成为他的遗愿之一。
综观叶老一生,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致力最勤,为衰落的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六十年代,是叶老艺术创作的鼎盛期。这时叶先生才四、五十岁,精力充沛,欣逢盛世,全国性的建设热潮,丰富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创作热情。许多代表作都产生在这一阶段。如: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夏天》、《头等羊毛》、《北平解放》、小说《子夜》的插图,还有一大批舞蹈人物画,都是难得的经典之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可惜这种旺盛的创作势头,不久即因文革开始而中断。叶老身陷囹圄,面壁、封笔十年之久。这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美术事业的不幸。待到冤案昭雪、焕发第二次创作热情,先生已是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人。
叶老本性耿直,虽历尽磨难,仍遇事直言不讳,一身正气。晚年撰写数十万字的回忆录,秉笔直书,心胸坦荡,疾恶如仇。在老先生中能这样处世的诚属少见。
1990年起,先生不顾80多岁高龄,三次发起组织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南揽富春,北走齐鲁,西赴湘鄂,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谈艺创作,言传身教,了无倦意。
近一年,先生明显衰老,日见消瘦,很熟的人,见面往往叫不出名字。开春以后,先生身体奇迹般好起来,能吃能睡,又开始画画了。有时还能自己出去散步,不须有人搀扶。3月31日生日那天,更是精神焕发,与前来祝寿的学生一起交谈、留影。当时大家都非常高兴,七嘴八舌地说:“叶老,你这一阵身子真好,就像过了一个坎,又上了一个台阶”。“88,这个数字很吉利”,“1997年到香港过90大寿不成问题”。
叶老晚年,虽已退休,仍十分关心美术教育事业。“四·一”校庆之际,院领导给离退休人员发了一封信,希望大家关心学校,为创建21世纪第一流的美术学院出谋献策。叶老收到后非常重视,逢人就谈此事。就在叶老去世前不久,我最后一次陪先生去洗澡,叶老还想顺便到美院中国画系找系里人谈美院的远景规划问题。终因体力不支而作罢。
本来,叶老打算过完生日就回南方,回老家浙江桐庐,机票都买了,画完给荣宝斋的两本册页,又伏案抄写毛泽东诗词选,说书是借来的,走之前要把书还给人家。一切都是好好的,突然因急性胆囊炎住院。4月26日上午,我赶到医院接叶老出院,先生身体已十分虚弱。我目送载着叶老的小卧车,绕道王府井缓缓离去,没想到这竟是与恩师的永别。
5月5日我离开北京,三天后恩师在北京悄悄去世,噩耗传来,我正在回乡的路上。
如今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已经安息,遗骸即将安葬在先生的故里富春江畔。恩师生前已用自己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丰碑。努力实现先生的遗愿,无愧于先生的教诲,这将是最好的纪念。(附图片)
印度三人舞(中国画)叶浅予
凉山舞步(中国画)叶浅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