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资助与自助——关于建立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资助与自助
——关于建立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张其瑶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实行“公费”和“自费”并轨,到2000年所有高校都将实行并轨。这就意味着今后要想上大学,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一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否上得起大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实行并轨的院校,收费起点都在1000元以上,个别专业、个别地区达到3500元。加上书费、伙食费等学习、生活费用,每个学生每年的支出至少也需要350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调查,这些家庭人均收入为3502元,其中10%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为1735元。根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统计公报,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0元。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低收入家庭、贫困地区家庭、农村家庭负担高校学生一年的费用,有程度不同的困难。而高校所在城市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又相对较高,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无力缴纳学杂费和支付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据国家教委调查,高校中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平均约10%到20%,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一般在5%到10%左右。另据推算目前全国高校困难学生总数在29万人至58万人之间,特困生至少也有14万人之多。随着收费并轨的推广,困难学生数量还在增长,范围也已从本科生扩大到部分研究生。
对于高校部分学生生活困难的问题,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在国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几次拨出专款给以资助,并提高了本科生专业奖学金和研究生奖学金标准。许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拨出了专款。一些企业也在部分高校中设立了奖学金。高校则采取大幅度提高奖、贷学金金额,扩大奖、贷比例,组织勤工助学,发放困难补助,减免学杂费等资助措施。有的学校奖学金授奖面达到80%,但平均数额不过几百元,千元以上的高额奖学金比例很小,且特困生受生活困难所累获奖的机会少于其他人。北大只有6.5%左右的特困生获得奖学金,沈阳建筑工程学院80%的特困生拿不到奖学金。奖学金对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贷学金是一种有效的资助手段,但其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原因是现在的贷学金由学校负责发放和回收,学校担心学生毕业后贷款难收回,要求学生毕业就还钱,并采取缓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强制措施。许多困难学生则担心将来还不起而不敢贷。
许多资助困难学生工作卓有成效的院校都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应以贷学金和勤工助学为主,奖学金、减免学杂费等为辅。
首先应改革现行的奖、贷学金制度,通过它们调控学生专业分布和毕业流向。还奖学金以“奖”的本来面目,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通过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来保证基础学科、艰苦行业和不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贷学金应通过专门机构或银行发放,由国家提供担保,无息或低息,学生在毕业后若干年内分次还清,国家可通过法规来确保还贷。
大学生勤工俭学应立足校内,然后利用智能优势逐步向社会拓展,不仅可以解决生活困难,更可以培养自立自强意识。学生在校内勤工俭学,还有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
目前,勤工俭学已得到政府和许多部门的重视,许多高校已建立了勤工俭学基金,勤工俭学基地,今后勤工俭学应成为资助困难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做好资助困难学生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定、社会稳定,规范、科学的资助体系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