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给良种找个舒适的家——记农业气象学家魏淑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学界人物

  给良种找个舒适的家
——记农业气象学家魏淑秋
本报记者杨健
1993年8月,魏淑秋和同事们合著的《中国与世界生物气候相似研究》要出版了。捧着近20年来的心血结晶,魏淑秋去找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请他对此作一个评价。以治学严谨、稳健持重著称的吴先生看过之后,没有丝毫犹豫,提起笔来写了10个字——有益的尝试,无穷的收获。这位目光深邃的知名学者比旁人更清楚地知道,魏淑秋的工作对于现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一)
几千年来,优良品种在全球范围内的移栽引种,改变了生物物种的自然分布形态,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然而作物引种的道路并不平坦,规律总是捉弄那些无视它的人们。四川内江的良种猪运往阿坝藏族自治州,结果种猪不孕,仔猪全数死亡;国家耗巨资引种到西藏的39头荷兰牛,运到拉萨就死了37头;60年代末,日本青森5号优质稻种引入我国长江流域后,颗粒无收,“青森5号事件”震惊全国。为让国外良种在中国择地而生,飞机在全国各地大范围撒种,畜种在大江南北开始了万里长征……没有理论指导的人们陷入了痛苦的迷惘之中,谁为他们指出一条走出困境的便捷之路呢?
在实践需要的千呼万唤声中,这个人终于出现了,她便是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魏淑秋。从70年代起,她会同首都师范大学刘桂莲等人,开始了“中国与世界农业气候相似研究”,生物引种的复杂规律在她们的探索中渐渐露出了大致的轮廓。
  (二)
在对传统理论扬弃的基础上,魏淑秋提出了生物气候相似及其分布气候相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世界范围内近千个地区的气象数据,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和计算机引种咨询信息系统,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我国从阿尔巴尼亚引进1万棵油橄榄,因为气候的差异,这些油橄榄大多长势差、产量低,全然没有了在地中海沿岸时的神采。有人断言,油橄榄适生的地中海地区属夏季干旱气候,夏季多雨的中国根本不适宜它的生存。油橄榄被大规模砍伐,引种失败似成定局。
运用作物气候三维滑移相似分析方法,魏淑秋指出,我国滇、川、鄂等地11—5月的气候综合条件与地中海5—10月的气候条件基本相似,油橄榄可以适应这里的气候。之后的实践验证了这一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中国四处流浪的油橄榄终于找到了4.9万平方公里的安身乐土。
如果说引种是将作物尽可能引往能保持其优良性状的地区,动植物检疫则是坚决将外来的病虫害隐患阻挡在其适生地区之外。魏淑秋通过比较中国各地与国外疫区气候的相似度,为海关检疫标准提供了有力依据。1994年,我方谈判代表就是运用她的这些分析结果,在科学上雄辩地证明了太平洋西海岸小麦矮腥穗病疫区的小麦不能进入中国大陆地区,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冬小麦的安全。
  (三)
魏淑秋成功了,可她的成功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取得的。研究气候相似,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前些年她处理数据都是借用别人的计算机,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借鸡下蛋”已不再可行。因为没有绘图机,几千张图纸都是魏淑秋和她的研究生们用手工一笔一笔描出来的,这种重复性的劳动不知消耗了他们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一届又一届,魏教授总希望她所带的研究生能留下来,和她一起继续把课题做下去,可一次又一次,她都是怀着惋惜而又无奈的心情送走了心爱的学生,只留下自己坚守在条件简陋的科研前沿阵地上,继续着那份难以计算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研究工作。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农业气象专业学生,魏淑秋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对于困难——曾磨练了他们那一代人半生的东西,她似乎不再在意了,她只是觉得,自己的工作对国家是有益的,所以只要在科研条件上有所改善,使得自己和课题组的同志能够更好地去攀登、去探索,她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