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杰米扬的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08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杰米扬的汤”
东方
杰米扬竭力吹嘘他的汤,喋喋不休地劝说福卡喝他的汤:“味道的确好,喝这样的鱼汤也是口福呀!”“喝了有好处的,喝完它吧!凭良心说,真香、真稠,在盆子里凝结起来了,简直跟琥珀一样。请啊,老朋友,替我喝完它!”福卡已经被迫喝了三盆汤了,杰米扬还在调动他的妻子一起“劝”福卡喝汤:“娘子,你来敬客,客人会领你的情的!”无奈的福卡,只得咬着牙又喝下了第四盆汤。然后,他不给杰米扬夫妇再张口的机会,马上站起身,火速地拿起帽子、腰带和手杖,用足全力逃也似地飞奔着离开了杰米扬的家,而且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上杰米扬家的门了。
“杰米扬的汤”,是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1769—1844)所写的一则寓言。据说,在一个文学晚会上,有一个从未写出过好作品而又极想出人头地的人,大谈特谈他本人的新作,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糟塌掉了,人们极端厌恶,克雷洛夫就当众朗诵了这则“杰米扬的汤”。
表面上看来,杰米扬诚心可掬不厌其烦地请别人喝汤,实际上,用今天时髦的话说,他这是在炒卖自己的汤,自然也是在炒卖做汤的自己。而“炒卖自己”,似乎已经成了当今文坛上某些人想出名的一种手段。
“炒卖自己”所需者,不过是膨胀的“名”,而获得这种虚名全在“炒”功,却不在学识上的真功,亦根本不用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地苦读苦思苦搜索,而只需急速地拼凑出一本书来,自然应该自费出版以免罹出版社退稿之忧;还可以在扉页上作面目全非的作者介绍,专家、学者的桂冠任意加冕,优异、卓越的光圈随便罩顶;在封底上开列出十几位中外名家的如潮好评。而必不可少的战术还有趁热打铁地自费组织讨论会,把这一片颂扬发表于报纸杂志,播放于电台电视已然是顺理成章,再加上作者亲自出马化名写文章吹捧自己,或者搞签名售书之类。
炒卖自己,缺乏文品文德,而助炒者,充其量也不过是被人家利用的工具,弄不好,很可能把自己都搭了进去。早在60年前,鲁迅先生就警戒过这类人:“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骂杀与捧杀》,1934年11月)
不过,炒“红”一本书,炒出一个“作家”,终究也伤不了什么大雅。既然是“炒”,火总会熄灭,炒出来的东西,也总会有冷的那一天——闪电过后,必然是久久的沉寂。
可叹可悲可怕者,倒是那些炒出来的“作家”如果再冠以“教授”、“学者”的头衔而又功夫欠佳,时不时地在讲台上出点不大不小的纰谬——诸如把“倒绷孩儿”夸夸其谈成“把小孩用绳子倒吊起来”之类竟还浑浑然不觉其误,那可就害苦了别无选择的莘莘学子。
清黄景仁有诗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他对他那个时代书生的认识,未免悲观偏激。改革开放的当代,在商海中畅游得非常得心应手的书生,大有人在。当然也有许多非常有本事却又甘愿坚守学海而不去的,人各有志,无须一律。但不管在哪个海里,还是应该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好。所以,学界中的“杰米扬”们,不妨再读一读克雷洛夫的另一则寓言: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前者一路上沉静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路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然而,不管后者怎样的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两只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