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近水楼台先得月”——湖北潜江市委书记马荣华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08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近水楼台先得月”
——湖北潜江市委书记马荣华一席谈
本报记者王仁倜
马荣华,男,47岁,大专学历。他从农业技术员干起,先后任天门市农业局副局长、农场党委书记、市委副书记。1989年底调到潜江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问及潜江怎样从一个落后的县级市变成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明星县(市)”,他说——
要把经济搞上去,千万不能东施效颦,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优势,避短扬长。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不沿海,不沿边,也不是侨乡,如果将力气用在大规模招商引资上,到头来不但事倍功半,甚至会两手空空。
但是,潜江有潜江的优势。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等地下资源储量丰富。中央特大型企业——江汉油田就在潜江,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等综合实力雄厚。潜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也有一定优势。
由于历史原因,地方与油田各自封闭,油田发展受到制约,潜江也失去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如果把潜江的资源、农业优势与江汉油田的技术、人才、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结成利益共同体,便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我把改善地方与油田的关系,列为任期的主要目标之一。
从1991年开始,潜江市尽力优化油田外部环境,将全市范围内的300多个土炼油炉全部取缔查封,破获盗油、盗物等破坏油田生产的案件210起。10多万油田干部、职工和家属拍手称快。
为丰富油田职工及家属的“米袋子”、“菜篮子”,市里建起1.2万亩的蔬菜瓜果基地,在油田设立粮油直销点,建立农贸市场,既方便了职工和家属的生活,活跃了市场,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油田由两名副局长牵头,组成了潜江经济技术顾问团,为市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油田还从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已成双方共识。双方合作建起了年产3万吨的氯碱厂、年产3万吨的烧碱厂……地方与油田建立合作关系的单位已有100多个。一大批农民“离土不离乡”,走进了企业,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油田2000多名技术人员和“星期天工程师”活跃在潜江的工矿和乡镇企业,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1994年,潜江城乡居民储蓄金额达13.5亿元,人均1467元,居湖北省各县市之首。“油田发展我发展,潜江繁荣我繁荣”已成为潜江人民和油田职工的共同心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