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鑫光”灿烂——珠海鑫光集团发展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10
第2版(经济)
专栏:

  “鑫光”灿烂
——珠海鑫光集团发展纪事
张援朝王彦田
1987年,在珠海,没有人知道鑫光集团。鑫光无“光”可言:6张桌子,20把折叠椅,两部电话机,还有就是105万元借款。
今日“鑫光”灿烂。鑫光集团不仅以创汇第一名闻珠海,它还拥有27个全资、内联、合资企业,资产总值近6个亿,并以每年新增数千万元的利润迅速发展。去年实现利润达4032万元。
鑫光集团直属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然而,创办伊始,总公司没给一分钱,鑫光也没要一分钱。
鑫光从贸易起步。一开始指导思想就很明确,不钻国内“双轨制”的空子,而通过研究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从两个市场的供求结构和关系的变动中寻找贸易机会。
1989年,国内外市场铜、铝价格暴涨,鑫光在及时抓好铜、铝贸易的同时,由国内市场常用金属供需矛盾突出这一现象中预测,国家将在出口方面采取调控措施。于是他们主动调整贸易方向,把开发矿产品出口放在首位,积极拓展代理、自营、合作、补偿贸易等方式,巩固发展了出口渠道。1990年当国家采取有关限制措施时,一些企业业务受挫,而鑫光集团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创汇体系已经形成,经营额反而大幅上升。
1993年初,国家决定把陕北油田划给地方开采,鑫光集团果断先行一步,成为最早进入石油开采领域的大型企业。所采8口油井,井井见油。
1987年9月的一个上午,一份简短的电文,把鑫光的老总崔贵生重重“击倒”在椅子上:“上海海关拒绝办理出关手续”,——1000吨锌锭不能出关上船。这对一个刚起步的公司来说,不仅是每天数以千计的仓储费,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市场的丧失。仅仅半小时后,崔贵生派向武汉、九江、张家港的应急人员就出发了,疏通其它海关,将这批滞留的锌锭转道出口。整整三天三夜,崔贵生没离办公室一步,直到“救火”人员将喜讯传回。
“鑫光有一帮干事业的好兄弟”。谈起往事,总经理崔贵生慨然而叹。
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鑫光广揽人才,并真正做到凭业绩安位置、压责任、给待遇。如今,鑫光的人员年龄均在30岁以下,领导班子的成员平均年龄也不过39岁。在鑫光采访,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给你讲出一番不平常的经历。
公司员工小白一度炒了公司的鱿鱼,另拉旗帜闯荡,然而好景不长。走投无路之时,崔贵生捎给他一句话:回来照样欢迎。小白自觉无颜。崔贵生再度带话:不回来才是最大的遗憾。现在,小白又重新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公司员工小杨患绝症,一位副总经理得知后流着泪说:“送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一句话,传递了令人心灵震颤的真诚。在鑫光,无论是哪位员工住院,总是联系最好的医院,公司的领导总要亲临探望。
1987年底,为支持宁夏一家不太景气的冶炼厂搞工业硅,起步不久资金十分紧张的鑫光为这个厂从国内外组织有关材料,数十万元欠款至今还由鑫光背在自己身上。
1990年4月,西南一家加工厂急需铝锭,鑫光急厂家所急,迅速供货1000吨,厂方直至次年11月才结清贷款,而鑫光为此背负了200万元的银行利息……
据粗略统计,鑫光这几年仅为厂家背负的贷款利息就达500万元之多。
鑫光人这样做,除了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实力雄厚的企业结盟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鑫光是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在特区创办的“窗口”,肩负着为我国有色金属企业摆脱旧体制束缚,跨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双重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