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漂洋过海不忘上山下乡——青岛双星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超前意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漂洋过海不忘上山下乡
——青岛双星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超前意识
宋学春胡英暖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过的话。
青岛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运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的“支点”——市场,带领双星人以蚂蚁啃骨头般精神“撬出”名牌产品,走出一条民族工业振兴之路,使11年前“山穷水尽”的青岛第九橡胶厂,发展成今天誉满全球的双星集团;使单一品种的“解放牌”黄胶鞋被众多品种而又耀眼的“China Dou—blestar”(中国双星)所取代。11年累计上交利税2.8亿元,等于国家分文未投资反而向国家上交了24个1983年规模的第九橡胶厂。资产总额由11年前的11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2.6亿元;销售收入由39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2.8亿元;创汇由175万美元,增加到5000万美元。今年1至11月,销售收入11.44亿元;实现利税7244万元;出口创汇3713万美元。
双星集团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双星人施展了什么样的魔法?
干就干名牌:“双星”耀海外
“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一句带有哲理性的大实话,这是1984年汪海开始主持工作时提出的。目标:干就干名牌。于是,双星人大刀阔斧地改革,坚韧不拔地拚搏。淘汰黄胶鞋,实施名牌战略,从单一品种逐步发展到39个系列、4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花色。从对别人的追随模仿,到对名牌的创新超越,再到成为名牌被别人追随模仿,双星产品实现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以“名、优、新、特”取胜的竞争意图。“双星”成为“中国公认名牌”和“全国驰名商标”。
“等着别人给饭吃,不如自己找饭吃”。汪海向双星人大声疾呼。从他带领部属肩扛背驮着鞋开拓市场,生产与流通实现历史性的结合,到今天在全国26个大中城市设立分公司,开办自己的连锁店,达到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目标。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双星人的第二个目标。1988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争得自营进出口权。从发达国家市场的地摊干起,从不挣钱甚至赔钱干起,从不知名的小客户干起,直到登堂入室,进入欧洲、北美的超级市场,接受了大批量的世界名牌订单。在研制世界热硫化第一名牌KEDS鞋的过程中,从开发试产到出货起运,只用了40天,而且全部A级。出口客户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双星(DOUBLESTAR)在海外注册,双星人向世界推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名牌鞋。同时,在美国、俄罗斯、波兰、阿联酋、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自己的公司。今年1月23日,记者曾参加过双星集团海外“大使们”的座谈会,分析市场,交流信息,制定对策,简直是一次“国际市场研讨会”。据测算,以每年双星鞋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量计算,相当于每15个美国人就有一人穿上了“双星”。1994年,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的11所大学对1500多名学生进行民意测验的结果证明,12%的大学生喜爱“DOUBLESTAR”。目前,双星集团又紧锣密鼓地到南美和东南亚国家考察建厂。
一位加拿大客户询问汪海:“双星的含义是什么?”汪海自豪地说:“就是东半球一颗星,西半球一颗星。双星要照耀全球、覆盖全球。”
到农村扎根:“双星”耀田野
随着中国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双星的决策人及早思考着他们的未来:一个大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集团,怎么样才能经得起市场竞争的狂风恶浪,怎么样经得起宏观经济大起大落,使双星大业长盛不衰?双星曾以外国人非6美元不干、而双星只要3美元就干来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廉价的劳动力帮了双星的忙。那么,双星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沿海城市做鞋子,还有没有优势?因为国内外市场都一个“牛脾气”:谁的产品成本低,谁的产品价格低,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他们看中了幅员广大的农村。毅然决定:到城外找出路。
看准的事情就大胆干,干就雷厉风行,就干好。这是双星人的工作作风。自从1987年,双星集团在当时的黄岛区薛家岛镇濠南头村建起双星鞋厂起,至今已经是遍地开花,56个生产厂分布于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四川、新疆等六省、区20个县、市,还建成38个制帮厂,建成炼胶、硫化、印花、印刷、制箱、制带制袜等20个配套基地。
记者驱车采访了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大信镇新胜庄村的双星高档鞋厂、双星橡塑厂、位于胶南市隐珠镇的双星运动鞋厂、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夷山居委会(原濠南头村)的双星鞋厂、天星鞋厂、黄岛运动鞋厂和位于黄岛新街口的橡塑鞋厂。所见所闻令人振奋。位于胶南的运动鞋厂,在现代化的厂房里,1400名农民工忙碌在十条生产线上,年产600多万双鞋,成为隐珠镇的第二纳税大户;在双星鞋厂,同样,1400名农民子女工作在十条生产线旁,郑厂长告诉记者:“去年,双星鞋厂生产了750万双鞋,销售收入9600万元,今年要过亿元。100%出口。”正在该厂考察的日本仕满株式会社的客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我们第一次到双星集团鞋厂进行考察,他们的设备管理整齐,厂房干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武夷山居委会的张书记和薛主任对记者说:“双星集团在我们这里建了好几家企业,天南地北的人、还有外国人,成群结队的被吸引到我们这儿来,双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信镇新胜庄村的高档鞋厂,仲厂长指着他们新落成的两排5500平方米的厂房说:“集团公司分文未投,这是我们自我滚动发展起来的,6月底全部投产。今年计划销售收入拿到1.2亿元,一半出口一半内销。”他又补充说:“集团公司已经拍板,在这里再买500亩荒芜地,建设双星工业园。还在马山镇建了占地150亩,年产出口鞋2000万双的合资厂,今年底投产。”
进沂蒙安家:“双星”耀山区
1992年8月,沂蒙山区沂源县的一位县委书记风尘仆仆到青岛找汪海总裁,希望双星能到沂蒙办厂,他们那里占地600亩,具有6万平方米厂房的一家军工企业,已经全部搬走,倘若没有人经营,这些国有资产将毁于一旦。当地的老区人民还将继续贫穷下去。我们就是分文不要,也想请你们去办厂。汪海感动了,他带领部属六进沂蒙山,最后拍板:在沂蒙山建厂,一是沂源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我们有义务支援老区经济建设。二是双星鞋从沂蒙地区直接供应本省、进入中原市场路途短,产品成本低,能保证国内市场的竞争。老区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老区,我们在这里安家。
1993年9月9日,坐落在金星乡滑石屿村、投资2200万元的“双星集团鲁中公司”正式投产。集团副总裁兼鲁中公司总经理姜桂圣陪记者乘车参观他们的厂房时,汽车沿山坡往上爬,见到一条条新修的路,一排排新粉刷的厂房,一座座新建的车间,一条条新、旧生产线和忙碌着的2500名沂蒙儿女,他们都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朝气蓬勃。姜总告诉记者:“从青岛大本营只来了12位管理人员,其余都是培养当地的青年人。鲁中公司设计产鞋能力800万双,制鞋帮1200万双。去年产鞋500万双,销售收入6300万元。今年计划在8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再上6条生产线,再招工500人。安排产鞋700万双,销售收入8000万元,有可能突破1亿元。”他说这些时显得很轻松。乘车2小时参观完他们的厂房。
沂源县经委的王家森主任、金星乡的王树贤书记和滑石屿村的王家友支部书记向记者各算各的帐。王主任说:“一位工人一年往少处说,能挣2000元(有的挣5000多元)的话,就相当于一人带四人脱贫。按2500人算,去年,鲁中公司就得为当地支付500多万元的工资。还培养了人才,带来管理经验。”王树贤则说:“我们乡原是全县最贫困乡,有句顺口溜说:(乡领导人)不听话(县领导)到山岔(乡),再不听到金星(乡)。现在情况不同了,双星成了我们的致富星。乡里1300多名农民子弟进入公司,剩余劳动力基本全部解决。我们发展了第三产业,还建起制箱厂、塑料袋厂、制带厂。王家友则说:“我们村1000人口,有200人进了公司,老年人,凡是能动弹的也进了配套厂挣钱。这两年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多元。”金星乡毛子屿村的邱春玲说,她很幸运,1992年,鲁中公司第一次招工,她们村才分到三四个指标,报名合格的则上百人,村里只好用抓阄决定命运。她抓到了,进厂后认真干,决心学点本事,如今成了制帮厂的厂长助理;金星乡周家上庄村的王富兰,由工人到工段长再到车间主任,从自己干到管理人,样样出色,她说在双星锻炼了自己;中庄乡上庄村的靳学斌,从仓库管理、财物、计划到厂长助理;还有厂长助理赵京国,厂长助理金伯泉,质检科长孟繁花……40多名厂长助理、车间主任、工段长、科长,几百名班组长,他们大都20岁左右,他们要把青春奉献给双星,在双星实现自己的价值……沂蒙人的后代,到双星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钱。
开发金海岸:“双星”耀“三产”
“双星要想求发展壮大,只有寻求新的突破口。如果双星还呆在寸土寸金的海边做鞋子,即使做得再好,也远不如发展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更有前途。中国的‘鞋业大王’,为什么不能做中国的‘房地产大王’、‘金融大王’呢?”五年前,汪海这样认为。
汪海把这个突破口选在了第三产业,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二产促三产,三产带二产,二产三产共同构筑“大双星”的框架。”“腾笼换鸟”,把双星的生产基地外移,位于城区海边的150亩老基地全部搞第三产业。
如今进入双星集团的大本营,除了集团精简后的“司令部”三层小楼和即将搬迁的出口鞋厂外,第三产业搞得红红火火:别具风格、具有希腊的城堡、秦代的长城、江南的山水、伊斯兰的建筑、乐山大佛、新时代的娱乐场等多种风格的双星城,已经成为青岛市又一新景点和旅游热点;建有宾馆、旅行社、卡拉OK厅、美食宫、房地产开发公司、广告公司等经济实体的“双星商业一条街”,人称“小香港”;“双星大吃街”整天人流不断;规划建设11座各32层高、集工商贸一体的楼群,其中以“双星海富楼”命名的两座已经拔地而起;青岛市区西部最大的证券交易场所——双星证券公司也已开业……双星集团已有三产经营实体近70家,上千名富余职工进入第三产业。去年,双星集团第三产业收入达8600万元,二产的鞋子和三产一道,成为双星集团战车上不可缺少的轮子。
“十多年来,双星始终在坚持着转折,有思想转折,有观念转折,也有机制转折,没有这些转折,也就没有双星的今天,也就没有双星这个全国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汪海对记者如是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