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阅读
  • 0回复

柳州铁路管理局商务事故严重 第二季度湿损粮食一万多包,现在情况还没有好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1-24
第2版()
专栏:

柳州铁路管理局商务事故严重
第二季度湿损粮食一万多包,现在情况还没有好转
柳州铁路管理局经常发生商务事故。据统计,第二季度就发生了四百五十五件商务事故,其中件数不符占三百零二件,湿损事故一百零九件。仅粮食就湿损一万三千五百四十一包,共一百一十七万五千多公斤,约损失十七亿七千余万元。
柳州铁路管理局的一些领导干部对商务工作一向不够重视,平日很少过问和检查商务工作,一些车站站长认为:“出了行车事故,重的记过,轻的检讨;出了商务事故,最多是赔偿。”对商务工作放任自流。如有一次紫溪站装粮食,司磅员发现篷布有三十多个小洞,告诉站长说不能盖,站长说:“没关系,才几公里路,转过弯就到了。”全县站有一次装八车粮食,其中有三个车漏雨,装卸工人告诉司磅员,司磅员却说:“漏点雨没关系,你们装吧!”结果到卸车时湿损了五十多包。在轻商务的思想支配之下,该局领导上也就不可能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今年第二季度开展运粮救灾工作,这是铁路工作者一件光荣的政治任务,但该局领导上没有在职工中进行任何宣传鼓动工作,因而很多商务工作人员不懂得自己的工作的重大意义,他们对工作抱着“运出去完事”的态度。在承运前,部分职工也不向货主说明铁路规章,不说明湿了的粮食要晒干再包装托运,也不认真检查篷布情况。装运粮食,应该用棚车及敞车加盖篷布,但有些站违章使用牲畜车,有的用“雨”字棚车装粮食而不加盖篷布;有的则用质量不良的篷布加盖。像六月二十九日由南宁站发鲇鱼套站一车稻子,湿损一百九十八公斤,经检查该车篷布有大小破洞及缝补处二百三十二处。五月四日南宁站发往上海三百九十四包稻子,使用牲畜车装运,结果湿损二十三包;用“雨”字车装三百四十九包,湿损五十二包。五月十九日由稔竹油站发松江站一车稻子,到卸时发现有九十包湿损发芽。
其次,有些职工不严格地执行监装制度,他们错误地认为:“国营企业货主,不致搞错件数”,依靠货主自行清点发筹。而一些货主又抱着“铁路包干,出了事故铁路赔”的态度,结果造成许多件数不足的事故。如四月四日由卢村站发武昌三车稻子,卸时短少了一百零四件。
此外,商务部门规章制度松弛,一些装卸职工当班喝酒,擅离岗位,工作中不听司磅员业务领导,甚至乱摔货物;为了多装,重量不重质,也是造成大量商务事故的一个原因。
所有这些问题,柳州铁路管理局负责运输的领导干部是知道的,但很少研究事故根源,找出防止事故的办法,只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案件”,下现场也只是形式。第二季度装车数比第一季度增加一倍多,有的站增加两倍多,运输处也不及时解决现场人力及设备的困难。
在职工督促下,七月十五日该局召开了全局商务工作会议,但缺乏认真的分析,更缺乏实事求是的办法,所以七月份仍湿损粮食十三万一千多公斤。八月稍好,但也湿损了九万五千五百公斤。十月情况转坏,一个月湿损了十二万八千多公斤。职工们认为今后必须在管理局的重视下,运输处应更进一步研究情况,并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领导,加强规章制度与劳动纪律的教育,这样才能逐渐减少商务事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