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老区学生进京求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6
第1版(要闻)
专栏:

  老区学生进京求学记
本报记者董洪亮
这里讲述的,是今年金秋时节,在北京圆明园学院与市教育局的帮助下,北京15所重点中学敞开宽厚怀抱,迎来15个革命老区60名学子读高中的故事。
这60名14至18岁的学生均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农家子弟。他们是经过层层选拔,包括北京市教育局统一命题考试最后选定的品学兼优者。
这些大多连省城都没机会见过的农村孩子,刚刚置身于首都的重点中学,环境的强烈反差更增加了他们的陌生感。他们如何融入新集体,适应北京的生活习惯和重点中学的教学方式?家长挂念,社会关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最近作了采访。
  为老区学生建立第二个“家”
“郊区县的同学周末或月底回家时,我就想起父母和家。”在北京101中学,来自延安的女学生景慧玲对记者说起她的缕缕故乡情思。
夜深人静,清华附中学生宿舍里,别的学生已进入梦乡,杨培琴同学的心常常回到山西吕梁父母身边。
“这些孩子们挺不容易的。”15所中学的许多老师这样说。深深体味了老区学生的心境,教师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子女;同学把他们视为兄弟姐妹,师生共同努力,给老区孩子建立了第二个“家”。
开学不久,就读于北京师大二附中的湖北红安县学生陈红波发高烧,仍坚持上课。班主任薛继国发现后,马上带他到校医务所诊治。中午,陈红波正坐在宿舍床上休息,只见薛老师又提着一袋奶粉和一兜儿雪梨走来,他不禁心头一热。薛老师嘱咐陈红波:“雪梨是凉性的,你先清清火。不行就停几节课吧。”
北京师大二附中发校服了,学生们喜气洋洋地试穿着刚刚领到的校服。老区学生的校服合体吗?他们远离父母,不合身找谁去裁呢?母亲般的情怀驱使高一年级组长刘老师找到学生宿舍,她叫4个学生试穿校服。果然,4人的裤子都长许多。刘老师帮他们在裤子上用别针记下记号,然后带回家里裁好缝齐。
北京景山学校没有住校学生,特为来自四川广安的4名学生租了一套三居室楼房,一间供学生们住,一间是自习室,另一间有老师陪住。居室不仅配备了桌、椅、台灯、电扇、洗衣机,还安了电话。
这些不擅言辞的农村孩子,说起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就没个够:知道南方人爱吃辣椒,就给我们带辣椒和辣椒酱;中秋节更不忘送月饼;平时用的洗衣粉、肥皂,包括课余娱乐用的象棋和乒乓球拍,都送到我们宿舍……
生活上的悉心照顾,使老区学生感受到北京师生的热情与周到;学习上的积极帮助,老区学生领略了北京师生的无私情操与博大胸怀。
老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知识较弱。北京圆明园学院聘请教师每周日专门给这些学生补英语课。许多北京学生自发组成小组,主动帮助老区学生学习外语、计算机。
101中学的延安学生赵鹏飞说:“课后,物理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问我:‘听懂了吗?哪点不理解,我再讲讲。’”
汇文中学宗林江同学今秋考入清华大学,听说母校来了江苏淮阴学生,冒雨把两纸箱学习资料送给他们。
几个月同窗生活,北京学生和老区学生结下手足情谊。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为参观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好多学生找班主任,要求与老区学生一块去;为与老区同学国庆节一块到天安门广场同看升国旗,北京学生凌晨两点冒雨赶到学校集中。
一个周末,101中学学生穆佳把陕北同学邓文辉带回家里住了一宿。两人谈生活习惯、谈学习、谈理想,并同游地坛公园。在穆佳家吃的三顿饭,每顿都有穆佳父母特意给邓文辉多炒的几个菜。临走,穆佳的父母让邓文辉带给其他几位延安同学一袋苹果和香蕉。
老区来的孩子们,牵动了北京15所重点中学老师、学生、家长的心。
  忘不了故乡仍然贫困
忘不了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乡亲,以及他们那“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报效家乡”的千叮咛万嘱咐;忘不了故乡那片热土,可它却依然贫穷;忘不了北京老师们殷殷希冀的目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难以忘怀的是,濒临辍学的孩子们重入更好的课堂……老区学生们决心以品学兼优的实际行动来报答这一切。
在景山学校老区学生宿舍,经常到晚上11点,还亮着灯。陪住的孙迎春老师不得不催他们停止学习,早些入睡。
北师大二附中一名学生在周记里写道:大家都到图书馆借武侠、科幻之类的书,唯独老区来的陈红波同学借了一堆数学习题。
101中学管理宿舍的张老师向记者讲述一件事:一天夜里11点,学生宿舍已熄灯。她在楼道巡视,发现楼梯上放着生物、物理等4本书,却不见人影。这是怎么回事?她走进厕所,延安来的学生齐晓莉躲在那里。张老师要她注意眼睛,早点休息。当记者问起这件事时,戴眼镜、留齐耳短发、满脸透着文静的齐晓莉说:“我不愿给老师添麻烦。”
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辛勤的汗水:河南信阳黄晓丽的语文测验成绩居北京八中年级第一;北师大附中的福建龙岩学生,数理化居年级榜首。
见到这些老区学生,那股朴实、真诚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他们把革命老区的淳厚民风、勤奋习惯带到学生中间。
北京九中检查卫生时,14岁的遵义女学生令狐荣珊最后离开教室,把门窗玻璃再擦一遍,她还仔细清刷厕所。
老区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光、为班级着想。北京四中校运动会上,山东临沂学生争着参加3000米长跑等难度大的项目。
101中学北京学生滕晓淼说:中秋节,他们主动承担班里全部卫生扫除任务,让我们早点回家与父母团聚。
老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自立意识、关心集体与他人的品质深深打动了北京学生。在一次老区学生介绍家乡情况的班会上,北京学生被老区一所中学竟没有一副乒乓球拍、一周靠咸菜下饭等震惊了。北师大二附中一名学生在周记里写道:“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他们也许坐在没有玻璃的教室里,天气冷了,手冻红了,可还在认真听老师讲课;当我们把一瓶可口可乐放在热气腾腾的营养配餐旁边时,他们用咸菜伴着夹生饭咽下去;当我们把大把钞票送到服装店老板手中时,也许他们正为交不起学费,在墙角里独自哭泣……好了,不谈大道理了,现在严肃地对自己说一句:你现在必须努力学习!另外,明天记住向‘希望工程’寄去这月零花钱。”
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义无返顾地支持中国革命,可是,有的老区仍然比较落后,孩子们读书有一定困难。
北京圆明园学院校董事会董事长杨波说,前两年到延安,看到那里还没有电灯照明,心里感到很不平衡,决定为老区发展做点事儿。经他们学院倡议,北京市教育局、首都15所重点中学与圆明园学院协作,自愿为陕西延安、江西吉安、河南信阳、安徽六安、山西吕梁、湖北黄冈、湖南湘潭、江苏淮阴、四川南充、福建龙岩、贵州遵义、广西百色、河北张家口、四川广安、山东临沂地区义务培养60名高中学生,每个地区4名。这些学生按地区分别进入北京101中学、人民大学附中、八中、二中、清华附中、北师大二附中、实验中学、汇文中学、五中、北师大附中、九中、十五中、北大附中、景山学校和四中。15所中学成立了专门管理小组,并免去老区学生的食宿费、学费等。北京圆明园学院每年为每个学生提供2000元费用。这些学生考取大学,学费由圆明园学院资助;他们毕业后,回老区贡献才智。圆明园学院还希望联合社会各界力量,30年内给老区培养10万名实用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