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28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顺基李占祥李春国
由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信阳高压开关总厂、安阳锻压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开封博达电机集团公司等单位日前在河南省信阳市召开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30多人,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座谈,交流思想,畅所欲言。现将座谈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关于政企分开的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由于政企不分,企业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和决策权,不能自主经营,这是国有企业失去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强调政企分开。所谓“政企分开”是针对传统的、过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下的政企职责合一而言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再提出的“政企分开”,实质上就是要求政府的行政权力不要干预、侵犯甚至代替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代表们还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企合一”很容易产生按行政长官个人意志办事。这同市场经济是根本矛盾的,同民主与法制也是根本矛盾的,从而必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从经济上说,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平等、竞争和优胜劣汰;“政企合一”淘汰竞争对手靠的是手中的权力,利用权力呼风唤雨,使得市场的供求规律无从发挥作用。
有的学者进一步分析:从政治上说,“政企合一”是贪污腐败的温床。企业有钱有物,滥用权力的领导者为了私利,很容易把商品交换变成权钱交易。有的政府官员凭仗手中的权力,可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民主与法制因之荡然无存。因此,政企的职责必须分开,这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前提,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廉政建设的一项十分重大而且非常必要的措施。
与会代表强调,政企分开,落实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从而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央有关文件三番五次地指出了这一点,如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曾经明确指出,传统的过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使得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这就“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触及“企业自主权这个要害问题”;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围绕增强企业活力,明文规定,国家将国有资产“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任何机关和单位不得侵犯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管理自主权”;1992年7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为了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增强企业活力,再次强调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并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进一步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政企不分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呢?对此,与会代表展开了讨论,认为这个问题的要害在于权力问题,而权力的后面涉及利益。
对此,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因为它是政治权力、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相互关系的重大调整,说到底,是经济利益问题。政企彻底分开了,某些政府官员手中失去了侵犯企业经营管理权的行政权力,也就失去了权钱交易的条件,企业也就可以真正获得经营管理自主权。因此,与会代表认为,中央领导一再指出的,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政企分开,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
政企分开与搞好企业内部管理的关系,是研讨会上讨论的重要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分开”包含着两个互相紧密联系、彼此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必须放弃用行政权力去直接管理企业;另一方面是政府必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强化对市场的法律管理权力,对企业实行间接的管理,把市场竞争从无序变为有序,从而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因此,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政企分开”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外因,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有的代表指出,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总是眼睛向上、向外,只热衷于搞“以包代管”,只忙于“股份制改造,更换名称”,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因而出现了管理滑坡;或者管理思想、方法跟不上新的形势,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这是造成企业困难的内因。
代表们认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不能代替企业“练好内功”,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加强内部经营管理,这是克服困难,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自己的根本途径。目前就有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很有活力的、优秀的国有企业,它们无论在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经济规模和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企业界应当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树立信心,搞好国有企业。
与会代表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要把强化管理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摆在最迫切的位置。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以人为中心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当前,要特别花力气关心企业的“带头人”,必须从强化经营者的作用入手。经营者的素质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应当建立企业经营者的培养、选聘、考核制度和办法,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形成企业经营者自觉、主动地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与会代表强调,抓好“两场”(市场与现场)是当前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的两个突出课题,企业经营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因而以市场为导向和以生产现场为基础,二者是不可偏废的。一方面,企业要在市场风浪中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把满足顾客的需求(产品与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与宗旨。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以顾客为中心抓好市场,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抓好生产现场管理,这是产品与服务高质量的根本保证,因而是企业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生产现场管理,就要用科学的制度、标准、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计划、标准、定额等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组织和控制,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地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以管理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定额、计量、信息、基础教育、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等)为手段,抓好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