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双优”“再就业”“双困救助”三项工程联动青岛一批国有企业焕发生机安置了一批富余职工一批失业职工再就业救助了一批困难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29
第1版(要闻)
专栏:

“双优”“再就业”“双困救助”三项工程联动
  青岛一批国有企业焕发生机
安置了一批富余职工一批失业职工再就业救助了一批困难企业
本报讯青岛市针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力推出了“双优”、“再就业”、“双困救助”三项工程,为妥善安置富余职工,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精心编织起了一套联动可靠的“安全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优化资本结构和优化劳动力配置相结合的“双优工程”,在青岛市富余职工最多的纺织系统进行试点。主要是在资产的良性运动中,以行业为主体,动态配置好资产重组后需求的劳动力。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剥离社会职能、兴办第三产业等方式,使闲置的9000多劳动力得到重新开发。纺织行业的成功,使青岛市把“双优工程”进一步确定为避免劳动力闲置减少失业的治本之策。今年1至5月,全市安置富余职工1.2万人,安置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
旨在运用综合手段促进失业职工重新就业的“再就业工程”,去年在李沧区拉开序幕。他们投资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再就业基地,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强化转业训练、完善职业介绍、鼓励自谋职业,使53%的失业职工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全面启动后,市劳动部门拨款400多万元用于失业职工的转业训练,并在各区设转业培训中心、街道设培训点。同时,又制定了失业职工免费培训、优先招用、支付企业招收失业职工安置补助费等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再就业,去年,全市6900名失业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了54%。今年到5月底,又有2203名失业职工走上了工作岗位,再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
为保障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青岛市去年下半年还推出了“双困救助工程”。市、区财政每年按财政支出的5‰、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5‰统筹等多种渠道筹集救助基金,由市劳动等部门对全市企业进行排查,界定出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救助范围,保证在岗职工的最低收入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从去年6月到今年5月,全市共救助困难企业566户次,困难职工17626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986万元。
青岛市通过三项工程的配套联动,标本兼治,为全市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目前,这个市优化资本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进展顺利,以关、停、并、转为内容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有了突破性进展,新组成的10个大型企业集团,兼并的30户企业和改为公司制的355户企业,使存量资产得以盘活。40多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进展顺利,企业焕发出生机。全市工业生产形势喜人,今年1至5月,实现工业产品总值、销售产值、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7%、28.4%和10.4%。
(宋学春孙元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