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一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30
第4版(副刊)
专栏:星期日之歌

  难忘的一幕
李孟岩
呵,朋友,你知道么,在北京市中心的景山公园里,有一个朴素美好的自发形成的音乐厅,一个无须购票入场的卡拉OK歌厅,一个活跃且吸引人的舞场。这就是景山后山坡上的四面透风三间相连的亭子,人们称它为“三间房”。
一个礼拜日上午,雨后初晴,我高兴地赶赴景山,一进东门,就传来一阵清晰的歌声:“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兴奋起来,这不是60年前我在中学时唱的那首《毕业歌》吗?我向着歌声走去,原来那歌声来自山坡一个亭子里,只见一位瘦高身材戴着一副水晶墨镜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指挥着一群人唱歌。后来知道他在这个“三间房”里连教唱带指挥已达五年之久,而且无论春夏秋冬,不论寒冬酷暑,每逢星期日自上午九时起带大家练声后,就开始唱历史歌曲、传统歌曲、中外名歌,大家都尊称他为侯老,因为他已是72岁高龄了。
今年是两个胜利50周年,侯老说要按历史编年演唱一些老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首先唱起了那个“松花江上”,当唱到“爹娘呵,爹娘呵,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时,我禁不住流下泪来,身边的几个老人眼中也闪烁着泪花。“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心灵撞击出来的火花。”诚哉斯言。
我正在思索,又是一阵激昂的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大刀……杀!”人们的情绪更为激昂。侯老又带领大家以二部轮唱完成了这个歌的再创作。
“三间房”里人太多,很热,我走了出来,发现亭子东边的几棵大树荫下,还有三四个歌组,我在一个核桃树旁的石头上坐下来,它可比包厢座还舒服。
亭子内外,几百人,嘹亮的歌声到处飘扬,吸引着游客往这里走来。
约在22点钟的时候,亭子里传来一阵优美轻快的手风琴声,我又进了“三间房”。只见刚才的歌厅又变成了舞场,这些唱歌的人们组成了一个圆圈,循环往复跳着轻盈的舞步前进,有的是母女,有的是祖孙,时而是交谊舞,时而是秧歌舞,交替变换,仿佛在庆祝一个日子:抗战胜利。
我环顾了为大家伴奏的乐队,两架手风琴,一个小号,而那打着手鼓指挥的又正是侯老,全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志愿兵。这优美的舞姿、欢乐的旋律又吸引了好几位外国姑娘,也走进了跳舞的队列与大家携手欢跳。是呵,音乐艺术无国界,她们也在庆祝这个节日。
这是梦么,不,这是生活,是历史。那声音那形象久久地在我心中荡漾!不信,你在星期日九点钟到景山去看一次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