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迷人的千家苗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31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迷人的千家苗寨
本报记者胡跃平
出贵州雷山县城,往东北方向,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至37公里处的一个山崖口,眼前豁然开朗:群山环抱一块盆地,山坡上依次向上延伸着一幢幢苗家的木板吊脚楼,颇为壮观。这就是全国最大的苗族村寨——西江镇的千家苗寨。
这个大寨由平寨、东引、羊盘、南贵四个村组成,共1227户、近6000名苗族同胞。相传汉文帝时,苗族的祖先为躲避战乱,从江西迁徙来此,在这片深山老林里拓荒耕耘,繁衍生息。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在这里与孟结拜兄弟,共筑了苗家皇城,断垣残壁至今尚存。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如今西江的千家苗寨仍是方圆上百公里苗族社区生活的中心。西江的银饰作为苗家饰品典范,影响整个黔东南,并远销海内外。经能工巧匠制作出来的银角、银梳、银花、银铃等各种银饰品,多达50多种,每逢节日,苗寨的姑娘穿上“鸟摆”(即节日盛装),戴上有十几斤重的各种银饰,全身上下银装素裹,琳琅满目,光彩照人。西江人能歌善舞,沿袭下来的民族传统节日也特别多,“播种年”、“吃新节”、“芦笙节”、“苗年”、“牯藏节”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这里民风淳朴,家家热情好客,无论走进哪家,米酒、酸汤菜、腊肉腌鱼摆上桌来,米酒不喝够,主人便不放客出门。几乎每家都有电视机,还安了自来水。但从经济收入上看,这里的农民仍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依国家新的贫困标准,还有近半数人未越过温饱线。
74岁的侯昌德叹息道:“砍树砍穷了西江人。”老人说,从前寨子就在林子里,周围虎豹出没,野猪成群。出门一袋烟功夫就能打回一挑柴。稻田里终年有水。1958年砍树炼钢铁后周围的山渐渐秃了。当地人砍柴烧饭取暖、伐薪烧炭,更是刮光了一片片的山坡。现在寨前的小河有一半河床裸露了,1/3的稻田变成了望天田。年成好点,人均吃粮也不过250公斤。
“大自然的报复,使乡亲们逐渐懂得了靠山吃山,吃山就得养山的道理。”镇长梁华谈起了寨子近年来的变化。为恢复生态,90年代初,镇上带领大家对7000多亩荒山进行分户分片承包,种上了杉树、果树等经济林木,生态和经济效益逐步发挥出来,过去光秃秃的山变成了价值上百万元的“绿色银行”。
西江人渴望知道山外的世界,更渴望早日与它接近。去年,他们的地面卫星接收站建成后,现正在抓紧安装程控电话。寨子里的年轻人有一半在外打工,去年劳务收入超过300万元。对山外世界的渴望最充分地体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这里的小学入学率达100%。已有200多人考上大中专学校,还有一个正在北师大读硕士的研究生。
入夜,河边的一处吊脚楼里芦笙悠扬。那是寨子里刚组建的文工队在排练。千家苗寨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完整的民俗民风所蕴含的旅游商业价值。文化站站长石阳惠向我们透露,他与外商谈成了两个苗族工艺刺绣厂和一个旅游开发公司。按他的安排,不建楼堂馆所,把接待分散在各家各户。这样,既保护了苗寨完整的民族风貌,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让游客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