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阅读
  • 0回复

重访“小延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1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重访“小延安”
杨栋
1990年8月金秋,70多岁的董谦同志从北京来到沁源,采访之余,他忽然想再到阎寨西岭看看。
阎寨,位于沁源县城东南,是城关镇一个大村,在抗战时期,阎寨是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被人们誉之为太岳区的“小延安”。阎寨人谈起当年情景,无不眉飞色舞,薄一波同志曾在这里大槐树下拉家常,陈赓将军曾在这里沁河边上饮战马……而董谦同志,当时是新华社的“随军记者”,是来到太岳区的第一个文化人,军区将他“隐居”在了阎寨对面的西岭之上。
我们乘着吉普车向阎寨出发,沿着汾屯公路。董老让车开得慢一些,他的双眼透过眼镜一直注视窗外。公路旁林荫泻绿,阡陌上稼禾叠彩,沁河的秋水涌着雪浪滔滔南下,蓝瓦瓦的天上,数只大雁唳空而过。董老看得出神入迷,他是在回忆昔日的战场烽烟,还是在欣赏而今太平景象?望着他满头的白发和两道长长的白眉毛,使人忽然感到了庄严。就是这位老人,当年在太岳山中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用自己的笔,把“沁源围困战”的悲壮一页公诸于众,把沁源军民抗日的艰苦卓绝传给了世界。
他是山西洪洞县人,早在读私塾时,他父亲就把在天津读过的《大公报》寄给他看。少年董谦写了小故事,悄悄投给《大公报》的“小公园”副刊,不久便选登了两篇。1937年5月,他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被抽调到中宣部文化训练班学习,这个班正是为筹办汉口《新华日报》培养干部的。1938年6月,董谦被调到《新华日报》当记者,开始了他漫长而传奇式的新闻记者生涯。1939年,他被派到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当“随军记者”,当时,他才23岁。
车子一直开进了阎寨村后,一道黄土崖下,土墙围成两个小院落,几孔土窑朴素地迎面而立,董老问:“这是陈赓和薄老住过的吧?”文物馆张馆长说:“是,你还记得?”董老点点头,慢慢地指点着。看到院中支着的那块大石板,董老突然两眼发亮,“哦,石板桌?”当年,薄一波同志就是在这块石板桌上部署战斗,起草文件。也许,首长们还在这桌子审读过他写的稿件?石板桌边,花木成畦,秋菊流金,晚香如醉,看管旧居的老人布衣鹤发,愈发显得这里清风徐徐,诗意绵绵。董老弯腰走进土窑洞里,窑内有一股潮潮的气息扑面而来。土炕上放着一副当年的土布行李。董老说:“这布全是用草木灰染成的,草木是原生原质,经霜经雨又经了烈火烧炼成灰,故而不容易褪色。”走出窑外,夕阳如画,董老指点着崖后的山沟,说:“敌人一来,我们就是顺这道山沟转移,一钻山沟,就像鱼游大海,大林区是我们的保护神,是老百姓喂养了革命的呵。”我们步行登上阎寨村对面的西岭,西岭背后就是《太岳日报》社旧址了。七八孔土窑隐于一山坳之内,董老指着其中一眼已塌毁的说:“这就是我住过的地方。”细看那窑洞是那般低矮,窑洞上的山崖长满了丛丛草木,几棵山杨潇洒地长在小坳里,清风吹来,树影婆娑,树叶呢喃,宛如歌吟……
董老关于“沁源围困战”的报道就是从这个小山坳,这眼土窑洞带往延安、发往全国、传遍世界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太岳日报》就是在这里编辑、印刷而发往几十个县的。这几孔土窑洞就是当年太岳区党委之喉舌,太岳区军民之喉舌,可歌可泣的太岳人在这小山坳举行历史的“新闻发布会”,英雄不屈的“沁源人”从这小山坳接受世界的采访……
西岭,是一道高高的山岭,紧傍岭下流着绿溶溶的沁河。站在西岭,千山万壑尽收眼底,红云欲染,绿畴如屏。董老徘徊于西岭一块梯田内久久不忍离去,他郑重地告诉我们,在这块地里,至今还埋着《太岳日报》社的印刷设备、文件资料。反“扫荡”开始,战士们把报社全部家当埋在这里,从此转战南北,再没有回来……他谆谆嘱咐:“什么时候,把那些东西取出来,是一批珍贵的史料。”我忽然想到,西岭本身便是一座宝藏,只要有人开掘便会散发出一种精神的光和热!而今,董老当年在西岭写的稿子,已编为《没有人民的世界》与《战时烽烟》二书正式出版了。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而董老那一代人的青春也永远会在这西岭上闪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