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从渤海到瀚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1
第12版(副刊)
专栏:

  从渤海到瀚海
刘元举
爱自己的家乡似乎无须寻找什么理由。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家乡都那么值得去爱。但是,我却挚爱着我的家乡——大连。城市的美丽自不必说,重要的是那片海域。那摇篮般的大海,不仅摇荡着我童年的梦,也摇荡着我的文学梦。
而现在,我却只身在青海柴达木。从沈阳到柴达木,迢迢万里,途经那么多的城市,却无一可与我们的大连相比。见到那么多的河流,却没有见到海。进入河西走廊,就进入了荒凉。茫茫瀚海走上一天与走上十天都不会有多大变化。我一直分不清哪里算柴达木的边界,我只能从最荒凉的地段算起。
柴达木是海拔3000米的高原盆地,它的高傲和冷漠使你无法亲近。泛着硭硝的荒漠,泥岩构造的秃丘,从上到下密实地排列着痛苦的皱褶,这些苦难沧桑的面孔,都在诉说着柴达木的荒凉与艰辛。
绝不仅仅是这一副副面孔。风蚀残丘——雅丹地貌更让我理解了这片土地的苦难:那一片零乱的无今无古的残骸,使我幻若看到了二亿多年前的最后一片海水是怎样因为祁连地槽和昆仑地槽的封闭而无处宣泄。它们愤怒着,挣扎着,企图向北寻求一条生路,可是,强劲的印奥板块运动疯狂地驱使着巴颜喀拉山褶皱迅速隆起,隔断了它们与远洋唯一连接的沟槽。绝望中的任何挣扎都无济于事,只有默默地接受着死亡的折磨。它们接受死亡时的安静是任何大兵团、任何城市在沦陷时都不能比拟的。
无数鲜活的生命深深地沉入地下。在沉积厚度130至406米的泥岩层中,这些生命有了新的价值,那就是石油资源,那就是冷湖、鱼卡的存在基础。因为石油是生命的凝聚,得到它,也不能不以生命作为代价。公元1954年,中国的石油大军开进了柴达木。从此,这里有了生命,有了城市。这里的第一座城市是冷湖。冷湖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石油人已经从这里移到了敦煌。人走楼空,风吹着断壁,使人感到从里往外的清冷。该走的都走得差不多了,没走的,过几年到了退休年龄也得走。在柴达木见不到一位老年人。海拔3000米的冷湖不适宜老年人生存。也有走不了的,他们就永永远远地留在了这里。那一座座荒冢和雅丹地貌一样,经受着辽阔的孤寂,也经受着无情的风沙剥蚀。所不同的是,还有些活着的人惦记着他们,怀念着他们。为了让这些亡灵安静一点,人们筑了一堵墙。那堵墙很长很长可是仍然挡不住更长的风沙。偌大的墓地只有这一堵墙,敞开处是无边的辽阔。多少生命都能埋得下,埋多少生命都显不出多。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的墓地。走在这片墓地中,我试图数出这里有多少荒冢,可是我无法数得清。我只能被那干枯的花圈和简陋的墓碑弄得难过无比。这里边没有一个我的亲人,也没有一个我所认识的人,可是,这里的人有着和我一样的那股痴劲儿。他们在这片瀚海投入的浪漫或理想绝不会亚于我对家乡的渤海湾。据说这里沉睡着一位从未来过这里的老地质专家,他在有生之年曾多次想来柴达木,均未能成行。最后一次他下决心来的时候,被病魔击倒。临终遗嘱将遗体埋在这里。一位作家曾在几年前折了一枝骆驼刺,颤颤地放在了老地质家的坟头。我倒不想在这里放上什么,我觉得放上什么都没有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悟性。这种悟性是我在夜晚的渤海湾里所不可能感受到的。渤海给予我的是轻松,是悠闲,瀚海给予我的是沉重,是压抑。人不能总在一个地方呆着,越好越舒服的地方就越容易使生命力萎缩。生活在渤海边的孩子长得都比父母高了,但下海时挎着救生圈还得他们的父母牵着手。如果我们城市缺少激情和坚强的撞击,我们的渤海也会肌肉萎缩。我不知道柴达木当年的那一片汪洋是不是因为失去了激情才遭到欧亚板块与印奥板块的撞击?才变成一片不毛之地?不管它怎么回事,我执拗地相信宇宙需要激情,要不,为什么总有撞击的星矢?生命也需要撞击,否则,时间长了就会迟钝,就会慵懒,就会失去创造活力。作家更需要撞击,否则就不会有灵感。我希望渤海和瀚海两个地方的朋友们都能够从中攫取一份激情,哪怕是一点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