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世界屋脊的脉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2
第1版(要闻)
专栏:五区新气象西藏篇之一

  世界屋脊的脉搏
本报记者卢小飞刘伟
高原上正兴起又一次建设高潮。西藏人民以这种热烈的方式庆贺自治区30岁的生日。
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高原上出现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一曲《逛新城》凝聚了藏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赞美与向往。1985年,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高原上兴起第二次大规模建设热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京、津、沪等9省市援建总投资4.77亿元的43项工程,使西藏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现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6个计划单列市援助的62项工程,已在西藏7个地市、74个县全面铺开,设计投资为23.8亿元。
西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青稞灌浆时节,我们又飞临这片熟悉的土地。
走出机舱,再度沐浴在高原特有的阳光里,依旧的蓝天、白云,依旧的群山、绿水……步入候机厅,迎面无数翘首期盼的陌生眼神,它们传递出高原的最新信息:机上那群“活跃的小鸟”,原来是在江苏常州读书的藏族初中生回家度假,现在,有13000多西藏学生在内地读书,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藏族学子学成归来,参加家乡的现代化建设;同机还有首都新闻界和金融界人士、外国旅游者……仅仅在瞬间,我们便感受到,古老的西藏正合着祖国的脉搏一起跃动,世界屋脊并不遥远。
田野里走来了“打工”的农妇,角色转换的背后,预示着新的社会进程
机场到拉萨市区的道路正在改建,这是去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落实的62项援藏工程之一。我们问路边正在熬沥青的姑娘来自何方,说是家在冈巴拉山那边的仁布农村。后来我们得知,一些援藏工程采用了“以工代赈”的形式,它使成千上万的农民参与到这场建设当中。不期然的角色转换之中,农民学到了在田野上学不到的东西,产业工人的队伍里也融入了新的血液。
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经济落后局面,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低于其他省区,还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62项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它将国家的投入和内地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西藏的资源和人力优势结合起来。据了解,接受援藏任务的单位此番特别痛快,不讲价钱、不摆困难。一位援藏人员说,我们要拉上西藏兄弟的手,一同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明天。
葱茏而小巧的村舍一一掠过,行至市区的入口,始见一条宽阔的环城公路已经成形,施工队里多为妇女,不用问,又是来自“山的那边”。市区内,粮油加工厂、新华书店、传染病医院等新工程相继上马,整修一新的布达拉宫广场衬托出宫殿的巍峨辉煌……纵览这62个项目,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占一半以上。这是继60年代民主改革和80年代经济改革后,西藏形成的第三次建设高潮,它们的建成,势必加快西藏的工业化进程,成为西藏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里程碑。
 以神山“冈底斯”命名的矿泉水,以天湖“纳木错”命名的牦牛绒衫,标志着传统的农牧经济结构内部正萌生活跃的新生命
西出拉萨,驶过幢幢楼宇,但见田野里油菜花一片金黄。在这里,城市与乡村已没有明显的分野,和风送来青草的味道,竟也能从中嗅出机油的气息,它意味着乡镇企业开始在城镇的边缘落户,并形成发展势头。拉萨西郊的堆龙德庆县算是佼佼者,他们1992年起步,1994年开始上规模,到今年已经有了18家企业。问其路数,县委书记群佩说,他们总结了上一代人的教训,紧紧抓住当地资源优势,搞起一系列加工业,畅销拉萨市的冈底斯牌矿泉水便是其中之一。
正是这不起眼的矿泉水,成为生活变奏曲中新的音符。过去,藏族朋友待客,酥油茶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今,主人要问你是喝茶还是喝咖啡或矿泉水。卖矿泉水的常常要找补一句:“是西藏产的。”语调中透着那么一股自豪劲,内中含义,只有饱尝没有拳头产业之憾的老西藏才能体味得到。
在藏北班戈草原,向来只会用手工捻毛线的牧民,于1993年建起一座绒毛分梳厂,他们给自己生产的牦牛绒防寒服和牦牛绒衫取了吉祥的商标“纳木错”——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天”湖就叫这个名字。1994年秋天,生产能手格桑措姆和乡亲们出现在北京大街上,听说自己生产的牦牛绒衫是“软黄金”,他们几乎以为是在做梦。
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城乡大地逐步得到印证。区党委书记陈奎元告诉我们,西藏正借着这股劲风着手改变传统的农牧经济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城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逐步扭转西藏工业发展水平低、规模小和第三产业落后的局面,建立和发展具有活力的国民经济体系。
 古渡口愈加寂寥,摆渡船工称“从中看到西藏在走向繁荣”
沿雅鲁藏布江西去日喀则,途经大竹卡渡口。80年代末期,大竹卡只有一些稀疏的房子,如今,公路两旁竖立着十几家饭馆,居然在山谷里形成一条热闹的小街。
船工阿旺一声哨响,驳船起锚了。一脸沧桑的阿旺告诉我们,过去,渡口特别繁忙,有时一天要过往200辆汽车。1991年,沿江柏油路通车了,渡口也渐渐寂寞了,有时一天也没有一辆车。阿旺并不感到失落,他说:“现在多好啊,公路的等级高了,车跑得快了,也多了,家乡更繁荣了。”对于既没有铁路,也没有水路的西藏来说,公路,过去是、现在依然是现代文明的先驱。
在日喀则市,市长边巴次仁告诉我们,50年代,城镇中心只有一条4米多宽的土路。到70年代,城里有了纵横交错的马路,市政建设小有规模,而真正有城市的样子还是近年的事情。他列举了市政和经济建设的成果,正是“一条线繁荣一大片”,公路修到哪里,城市就扩展到哪里。
记者1987年采访过城郊的扎西吉彩村,如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昔日的承包田被整齐的楼房和街道取代,手里还攥着农民户口的旺久老人,一夜之间成了市民。上海市援建的日供水量两万吨的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想到不久即可在家中用上自来水,71岁的手工艺人边巴喜不自禁。
更新一代的通讯和电子技术普及,使西藏堪与任何一地同时坐视天下,世界越来越小了
在拉萨采访期间,正值市内电话由5位升到7位,街上到处挂着醒目的横幅。就在我们刚刚结束采访不久,又一家无线寻呼台宣告开业。紧跟着,美国“康柏”和“AST”两家电脑公司相继派人到拉萨举办产品展示会,并开展电脑技术咨询,他们带去了最新一代多媒体电脑,让拉萨人大开了眼界。
变化竟在咫尺间。对此,拉萨城外的农牧民感受更深。那些曾经提心吊胆地过马路、手牵着手生怕走丢了的农牧民,对城市生活不那么惶恐了,他们想方设法地寻找在都市落脚的机会。去年,我们采访过卖菜、蹬三轮、当保姆和开出租的农民,而今年街上又出现了擦皮鞋的。记者花两元钱请达珍姑娘擦了皮鞋,她说,她和几个擦鞋同伴都是达孜县的农民,现代信息传播快,她们对城市里的营生不陌生了。
电视,将外部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真实地呈现在西藏人眼前,交通和地理环境的阻隔变得无足轻重了。现在,全区县县都有卫星通讯地面站,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在全区达到40%。
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局长曾忠义告诉记者,近两年全区通讯事业发展速度极快。1992年,邮电和电报还占全区邮政总收入一半以上,而今天,现代化通讯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去年,仅电话一项就占邮政总收入的70%。从拉萨到日喀则300多公里的光缆工程,只用了38天就铺设完毕。
更新一代的通讯技术普及,使西藏堪与任何一地同时坐视天下,世界真的越来越小了。
我们采集了无数人对新生活的盛赞,来到著名学者恰贝·次丹平措面前,这位世纪老人说了一句极为中肯的话:“在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下,人们祈祷幸福,并得到了幸福,有人便以为自己运气好。殊不知,这幸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靠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的。忘掉这个,就是忘掉了根本。”(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本报记者李舸摄示意图和刊头均为刘小青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