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3阅读
  • 0回复

雪域高原动商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3
第1版(要闻)
专栏:五区新气象西藏篇之二

  雪域高原动商潮
本报记者刘伟卢小飞
47岁的堆龙德庆县农民晋美走出他那间简陋的粮油加工作坊。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前不久他刚刚在北京见足了世面。“在北京,我亲眼看到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到西藏,觉得反差太大,家乡的景色虽然美,但经济发展太落后,原因在于我们西藏人思想还不解放,改革的步子还太小。”晋美告诉我们,他现在浑身憋足了劲,就是要在发展乡村工业方面闯出条路子来。透过他身后的那片青稞田,我们看到——
 改革开放意识正在形成一股内在的活力,从无数个“晋美”身上释放出来
日喀则古城堡废墟的对面是三层楼的丹增旅店。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仅隔着一条不宽的街道,而其间却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跨越。上了楼,一眼就看见忙碌的多苏·丹增。他拉住记者的手:“先看看我的新楼!”1987年记者来采访时,这家刚刚开业的民营旅店还比较简陋,但已在国外旅游者中小有名气。1991年,记者在北京见到丹增,他那时毅然将外孙女送到尼泊尔学习英语。如今,外孙女德吉学成归来,挑起旅馆经营的大梁,还兼任翻译。去年,丹增投资30万元,将原有的土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改善了卫生设施,重修了门脸,新建了7间客房。他说,丹增旅馆作为自治区旅游局定点的民营涉外旅店,也是西藏对外开放的窗口,不能名不副实。
63岁的丹增是全国工商联委员、自治区优秀企业家,他赶过大车、做过小买卖,能有今天,他认为是政策好。我们称他是能人,他说像自己这样的能人西藏有得是,就看谁能抓住机遇。
我们在他家用了晚餐。席间,他说他正在关注“光彩事业”,自己富了,也要帮助遇到困难的人。近两年,他已为藏北灾区、希望工程和光彩事业先后捐助5万元。此时,晚霞正映照着扎什伦布寺金顶,暮色中,只觉得这富于家庭气息的旅店在古城中是那么耀眼。
像丹增这样敢立“潮头”的人,我们在拉萨、山南、那曲等地也遇到过不少。据自治区工商管理局披露,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有33872户,占人口总数的14%,不算小数。但他们大多集中在城镇,农牧区还仅仅是凤毛麟角。
80年代末期,记者去那曲县采访科技示范村。现代化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给草原带来光明,带来电视、奶油分离器这样的现代文明,但这并没能改变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而一但设备出了故障,便又退回到原来的起点。它形象地说明了物质文明离开精神文明会有怎样的命运。于是,人们发现,现代化光靠物不行,还要赋予它活的生命。
在当雄草原,牧民索朗自愿为我们充当向导,交谈中,我们得知他是外乡的牧民,是到当雄草原收购绒毛的。近两年,草原上冒出三五成群的商贩,他们走乡串户收购绒毛,也兜售些城里已不时兴但却为牧民急需的日用品,此举增进了畜产品的商品率,游商也成为草原上新的人文景观。80年代中期,记者在内蒙古草原见过这类商贩,而那时的牧民还没有多少商品观念,眼前的变化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这使我们联想到——
市场经济的大潮,引起不同的潮间反应,在沙滩上留下脚印的是有准备的人
旺曲朗杰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留学美国的学者。1991年,他放弃了社会科学院的工作,“下海”搞起“内引外联”。如今,他在自治区工商联作秘书长。他说,在西藏,搞市场经济是全新的东西,而且像西藏这样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更需要知识分子从事经济工作。
刚刚成立的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正准备接待内地来西藏考察合作项目的10位民营科技实业家。对于与内地的合作,人们有了新的认识。改革的动力在内部,但也须借助外力,加快开放的力度。开放,对西藏而言,主要的是面对国内经济发达的省市。
车仁·晋美旺秋也曾是一位学者,1991年起担任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并逐步积累了一套从内地和国外引进资金而后进行项目管理的经验。他说,以项目的形式,推进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这正是他毕生要做的事业。今年6月,他们与堆龙德庆县合作,利用当地的人文景点和自然风光,搞起了一个雄巴乐区旅游度假村。原野上支起了无数帐篷,庭院里飘着袅袅炊烟,绿荫遮蔽,泉水丁冬——据说是“莲花生大师用拐杖敲出来的”,加之附近还有著名的觉木隆寺,居然吸引来无数度周末的拉萨市民。投资并不算多,却收到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
在这个度假村里,我们遇到一群来自堆龙德庆县城的年轻人,活泼、可爱的达娃卓玛是县中学的教师,腼腆的边巴阿旺是农业技术员。他们说,来这里就是休闲、度假,享受大自然的温馨。我们谈话的时候,旁边的帐篷里飘来了阵阵民歌声和舞蹈的击节声,我们领受到——
  古老的传统并没有消逝,但生活方式的更迭,已赋予高原人新的内涵
翻过纳根山口,圣洁的纳木湖像一块翡翠镶嵌在草原与雪山之间,湖的北部是羌塘高原。驱车草原深处,我们歇脚在班戈县尼玛乡曲木村。尽管牧民还没有告别“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但有了房子,就有了村庄这种新的建制,也就使游牧文化前进了一步。
24岁的牧民彤诺尔说,有了钱他首先要买一辆大卡车。问他买车干什么,他说倒畜产品;我们问赚了钱买什么,他说用它继续赚钱,比如买回粮食或日用品在草原卖,如此循环往复。这青年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经营头脑。但当我们听说他的口袋里并没有多少钱,且去冬今春的大雪灾使之损失了半数的牛羊时,不由感叹他那富于浪漫色彩的雄心。
这至少可以说明,尚未摆脱自然经济窠臼的草原牧民,已经萌生出新的追求与憧憬,这观念的物质基础是草原上日渐增多的个体运输户和形似化缘的游商,比起祖先们赶着驮羊,艰难地挺进农区搞盐粮交换的从商历史,眼下的商业行为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城镇,人们更加趋时,这并非毫无缘由地追赶时尚,是社会随着现代文明的走入而潜移默化的变迁。如今,四川的农民大举承包了拉萨郊区的数百亩耕地,用来种蔬菜,供给西藏人。拉萨人吃不了,每年有400万公斤销往藏南和藏北。人们一度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念头,今天已经接受了眼前的现实,是经济规律和市场竞争原则教会了人们权衡和宽容。
那个可爱的牧民彤诺尔,是我们的同行、新华社记者觉果的弟弟,我们与文化反差极大的兄弟俩人有一场关于文明与幸福的对话。彤诺尔热情地望着哥哥,观察着哥哥带来的一群北京朋友,他的结论是:没有上学、深造,真是后悔死了。觉果则用沉静的方式拥抱着他的故乡。他说:有文化并不一定懂文明、有幸福。这里包含着难以评判的悖论,但草原人有了不同的道路,有了更多的选择。
广袤的羌塘高地,难得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因为海拔高,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因为风太大,平均风速每秒3至4米,最大风速每秒9米。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当地居民长期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自然经济的生存基础可谓牢矣。
西藏人,仍然是世界上享有最多的阳光和最少的氧气的人。就整体而言,西藏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但市场经济之风已经吹上了高原。风虽乍起,但毕竟起风了,一阵强似一阵。(附图片)
①西藏下一代为建设美丽的家园勤奋学习。②牧民子弟走出大草原,当上了新闻记者(右)。③老艺人悠闲弹唱娱晚年。④农妇们劳作之余,也在议论着身边发生的每一丝变化。本报记者李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