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神头岭——日寇“伤心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3
第3版(专页)
专栏:

  神头岭——日寇“伤心岭”
王书范
1938年2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以3万余人的兵力,向晋南、晋西发动进攻,至3月上旬先后侵占长治、临汾、风陵渡等重要城镇,并继续向晋西黄河各渡口进犯。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为策应第115师和第120师在晋西、晋西北的作战,牵制向黄河河防进攻的日军,并配合晋南国民党军作战,于3月上旬奉命进至晋东南的襄垣地区,侧击由东阳关向潞城、长治进犯的日军第108师团,并破坏东阳关至长治的公路。
3月14日,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率第129师主力进至襄垣以东的浊漳河畔,设师指挥所于杨家庄。师指挥所的作战室里,墙壁上挂着缴自日军的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邯长大道被红笔醒目地勾了出来。刘伯承、邓小平、李达和各旅领导及作战参谋正坐在作战室里,研究着神头岭伏击作战方案。刘伯承师长部署是:以第385旅第769团袭击黎城,并阻击涉县出援的日军;以第386旅在潞河村与微子镇之间的神头岭地区设伏,歼灭潞城出援之日军。我们袭击黎城驻扎之敌,目的是吸引涉县、潞城之日军来援,在必经之路神头岭予以伏击。邓政委要求各部队按照刘师长的部署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打好神头岭伏击战这一仗。神头岭实为一道山梁,光秃秃的只有一二百米宽,公路从岭中间蜿蜒而过,路面比两旁的土坎略低,猛一看,这里地形很难埋伏大部队。刘师长带着大家察看了四周的山峰沟壑和道路后说:“我们原定决心不变。兵法上说:‘兵者诡道,去留不定,见机而作,不得遵常’。当敌人以为地形对我不利而疏于防范时,我偏偏一反常态,可收出敌意外之效。此处地形狭窄,我方兵力难以展开,但敌人的装备比我们好,展开更加困难,骑兵也没法机动。”在返回的路上,刘伯承师长又讲了这次伏击战的战术问题,他说:“这次采用‘吸敌打援’战术,先要袭击黎城驻扎之敌,以吸引涉县、潞城两地日军来援,在必经之路东、西黄须和神头村予以伏击,袭击是手段,伏击才是目的。我之所以把这种战术叫‘吸敌打援’,它的关键点在打援。”经过刘师长的讲述,大家对刘、邓首长的这次作战方针和部署都心悦诚服,表示坚决打好这一仗。3月16日拂晓前各部队按照师首长部署进入伏击阵地,并完成了一切战斗准备。
3月16日4时,八路军第129师769团1营袭入黎城,与日军展开激战,歼其百余人,于拂晓前即主动撤出城外,向西北乔家庄转移。与此同时,第769团主力在东黄须、西黄须击退由涉县来援的日军。第771团特务连烧毁赵店镇公路大桥,切断了黎城、潞城之间的交通。黎城日军受到我军袭击后,潞城的日军即以步骑兵1500余人向黎城增援。8时30分,其先头分队汽车2辆、骑兵20余人通过神头岭,因赵店镇公路桥已毁,被阻于浊漳河边。9时,其本队进到神头岭地区,虽进行了侦察,却未发现八路军的伏击部队。9时30分,当日军全部进入我伏击地域时,我埋伏于神头岭北端的第771团由正面出击;埋伏于公路西侧的第772团和东侧的补充团,实施夹击,迅即将日军截成数段,喊杀声、枪炮声震耳欲聋。日军遭到突然袭击,顿时混乱,且由于地形限制,兵力兵器难以展开,死伤惨重,一部窜入神头村内,凭借房屋窑洞负隅顽抗。战至11时30分,除百余名日军窜回潞城外,其余全部被歼。被阻于浊漳河南岸的日军,亦被第771团特务连歼灭。以后,由黎城来援的日军,被阻于浊漳河北岸。由潞城两次来援的日军,亦大部被第772团歼灭。16时战斗结束,八路军第129师以伤亡24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支和骡马600余匹,以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给侵入晋东南日军以沉重打击。
这次战斗,是一次漂亮的速决全歼的伏击战,又一次杀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战后不几天,日军汽车部队的一名伍长在日记里写道:“第108师团这样的损失是从来没有的,潞安到黎城的道上鲜血这边那边流着,我们的部队通过其间,真觉难过,禁不住流下滚滚的热泪。”
神头岭,成了日军丧魂落魄的“伤心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