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濠江文谭话杂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3
第10版(书评)
专栏:书人书事

  濠江文谭话杂家
缪俊杰
记得若干年前,有次议论新闻工作者应该专家学者化的问题时,有人不以为然,并举出新闻界前辈邓拓为例,说邓拓就是“杂家”,而非某某专业的学者。笔者信然。现在又多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在澳门工作的老报人李鹏翥先生。七八年前,鹏翥先生曾以他的散文集《澳门古今》赠我,见李惜珍先生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他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可以说是‘杂家’。”多年来与鹏翥先生交往,当面交谈或书信往来,知其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今又得其新著《濠江文谭》,更信其为“杂家”然!
我拿到装帧精美的皇皇大著《濠江文谭》,欲先解书名之意。见扉页上有启功先生题辞:“濠上濠江地不同,文思相印漆园风,三巴胜迹行更始,鼓吹南天仰大宗。”这里又出了一个“濠上”。我只知道,安徽省境内,有发源于凤阳县南利山的东濠水、西濠水,北流入淮河。至于这“濠上”,则多见于古籍之中。《庄子·秋水》里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韩翃《赠张五湮诗》里有“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之句。找来找去,见《澳门古今》中《祖国甘露通濠江》一文,才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
我以前读过鹏翥先生许多文章,知道他的散文随笔写得很好,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又知道他擅长新诗旧诗。他还对书法、美术、篆刻、音乐、舞蹈等都十分爱好,偶一论及,谈来都能头头是道,堪称行家。今拜读其《濠江文谭》,才进一步了解,他对文艺评论也十分内行。他所写的评论文章,对作家作品的议论,分析鞭辟入里,褒贬恰到好处,实能令读者赞赏,作者心服。其中如《澳门文学的过去现在及将来》、《澳门文化研讨会闭幕词》、《祝贺五月诗社周年纪念》等文章,从宏观把握上对澳门的文学、文化的现状、历史进行分析综合,让人们获益匪浅。至于他的论学之作和读书手札,如《散文书家两称豪》、《陈垣先生的论学手简》、《陈贻焮教授诗学深邃》、《卞之琳化古化欧写新诗》、《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苏曼殊诗二种》等等,或对前圣精妙之作的介绍,或对共同问题的探讨,都显示出作者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并且善于融会贯通,借题发挥,让读者学有所得,深受启迪。
鹏翥先生对各艺术门类之爱好和精研,从《濠江文谭》中也可得到印证。书中论艺篇什不少,诸如对启功、李天马、李骆公、吴子复、沈尹默的书法,对钱君匋、徐云叔、茗屋等的篆刻书印,对黎雄才的岭南画、峻青的文人画、方成的漫画等,都有所评述,处处透露出作者对艺术的真知灼见。
几十年从事新闻工作,鹏翥先生是“老报人”了,加之又是社会活动家,情满大江南北、粤港内外,许多文友、后学出书都求他作跋写序,《濠江文谭》中的许多序跋,虽应人所求,但均非应景之作,或阐发精论,或婉转点拨,均见其对文友之真诚,对后学之提掖。鹏翥先生在本书的“后记”中,谈到创作甘苦时,自表“青春无悔”,读罢这部大著,朋友们也会觉得欣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