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为了夕阳更火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3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为了夕阳更火红
李顶
河南省永城县芒山镇青年吕法亭自筹资金创办了一所家庭敬老院,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七年来,他多次被上级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作为民兵代表,还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应邀出席了全国学雷锋活动30周年纪念大会,受到江泽民、刘华清、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国家民政部赠送给他一块“德高义重”的奖匾。
还是在学生时代,小法亭看到邻村一位老人被3个亲生儿子当作包袱而赶出家门。这事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中学毕业后,他靠采石、运输挣了8000元钱。母亲对他说:“你爹死得早,这钱就攒上娶媳妇用吧。”
其实,吕法亭心里已经把这钱派上了用场,他要办一所家庭敬老院。他未来的岳母,首先站出来反对。她警告法亭说:“如果要办敬老院,这门亲事就散伙!”大伙儿也都说法亭是让俩钱烧昏了头,一时心血来潮。还是未婚妻陈爱荣理解他。她悄悄来到法亭身边,对他说:“你办敬老院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俺支持你。”爱荣的一句话,把法亭的的心烧得滚烫,使他增添了办敬老院的信心和勇气。
老人入院那天,吕法亭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炮声响过,人们的疑云也随之散去。
敬老院办起后,吕法亭这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下子变得像个细心的大姑娘,学着洗衣、做饭、缝被,大事小事一把抓。爱荣看他忙不过来,没过门的媳妇也到敬老院来侍奉这些“编外公婆”。
6位老人,6种口味,为了满足老人,一顿饭经常要分好几次做。月初,都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制订菜谱,一日三餐不重样,逢年过节都要包饺子。衣服脏了及时洗,头发定时剪,夏天每人房里都安一台电风扇,冬天生上火炉取暖,每人每年还发100多块钱的零花钱,逢集逢会还领他们去看热闹。老人们都说:俺到了法亭这里算是掉到了福窝里!
1990年,84岁的谭贯发老人病倒了,他的几个亲侄子谁也不来看他。老人卧床3个多月,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此时正赶上爱荣生孩子,生活的重荷一下子压在法亭一个人肩上。可他并没有放弃老人不管,而是抓紧为老人请医取药,每天都为他端屎端尿。老人吃药张不开嘴,他就捧起老人的头,口对口地喂。望着法亭一天一天瘦下去的脸,老人心疼地说:“法亭啊,俺都这一大把年纪了,活着反而拖累你,你就让俺死吧。”法亭安慰他说:“大爷,只要您活着一天,我就要对您尽一天责任。”老人弥留之际还紧紧拉住法亭的手不放。
1992年夏季,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席卷了豫东农民的希望,快成熟的小麦大面积倒伏、霉变,收成减半,吕法亭家的口粮越发紧巴了。但是,法亭宁愿自己啃窝窝头,也要让老人吃上细粮。4岁的女儿眼馋不懂事,跑到敬老院的灶上拿了一个白馍,叫法亭看见,硬是从女儿手中夺下来送了回去,女儿委屈得直掉泪,法亭的母亲心疼地搂着孙女对他说:“儿呀,敬老院是一个填不满的坑,这个赔本的生意不能再做了。”
是啊,敬老院建院5年,吕法亭耗资近2万元,而他一家人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大人孩子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家具还是当年他娘的嫁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还是亲戚淘汰白送的。
吕法亭为这个敬老院奉献的太多太多!
为了解决敬老院资金的严重不足,吕法亭去安徽拉苹果回来推销。在外地,他为了省钱,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粮,渴了买一碗白开水,晚上不住旅馆,拉开被子就睡在车厢里。半路上汽车破了轮胎翻进沟里,苹果洒了一地,折腾了一夜才修好车,还被罚了400元款,这趟生意赔钱赚罪受。
凭着勤劳和智慧,吕法亭终于扭转了敬老院的经济危机。
去年2月,到基层视察民兵工作的河南省军区原政委吴光贤耳闻目睹了吕法亭的敬老院,将军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当即指示人武部支援2000元钱。
1994年6月17日,一场意外的火灾把吕法亭的敬老院化为灰烬。但他失火不失志,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一所新的敬老院。老人们在吕法亭及其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