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2阅读
  • 0回复

“塞上江南”在延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4
第1版(要闻)
专栏:五区新气象宁夏篇之一

  “塞上江南”在延伸
本报记者徐如俊王科
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当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袖珍省份。它的面积只有6.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7%;总人口503.8万,其中汉族人口332.3万,回族人口169.2万,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3万。
从地图上看,宁夏就像长空飘落的一颗枣核,呈南北走向,镶嵌在甘肃、陕西和内蒙古之间。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穿过上游的山川峡谷,从“枣核”的中部进入宁夏境内,流经12个市、县,由北部新兴工业城市石嘴山出境,过境长度397公里。“枣核”南部是干旱、阴湿山区,也是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山区之一;中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早在2200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开渠引水,浇灌粮田,创造出了水茂粮丰的“塞上江南”。如今,这里已形成400万亩水浇地,水稻平均亩产近600公斤,小麦套种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
宁夏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探明储量居全国第6位,煤种、质量居全国之冠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贺兰山一带。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电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能源,已成为宁夏发展的一大优势。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宁夏各族人民开始打破过去修修补补、平稳发展的格局,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7月,是“塞上江南”的收获季节。远远望去,即将开镰的小麦,犹如大地铺开的金色地毯;后来居上的玉米,傲然挤插在麦垄之间……
金黄与葱绿相伴,成熟与希望同在。透过塞上特有的丰收景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宁夏。
    重中之重抓基础
宁夏自古以来,就有“远介朔陲,交通受阻”之说。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宁夏找不到一条像样的公路,土路、大车道加起来只有1167公里。
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孙茂英告诉我们,她是60年代大学毕业来宁夏工作的。那时,从银川到南部山区固原,路上至少需两天时间。汽车开到中宁过黄河,有时赶不上轮渡,就要在渡口住一夜。而今,公路、黄河大桥已经把宁夏南北连成一片,从银川到固原,汽车四五小时就可到达。
“要致富,先修路”。在宁夏,认识虽然晚一些,但行动的速度很快。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8324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58.8%。一个以银川为中心,以12条国、省道为骨架,连接城乡、厂矿、牧区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此外,在区内397公里的黄河上,已经架起了5座公路大桥。第6座公路大桥——中卫黄河大桥正在建设之中,计划1997年建成通车。
海拔3000多米的六盘山,是当年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在山上一个叫和尚铺的地方挥毫写下的。由于汽车故障,加上时间紧迫,我们只好踩着夜色登山。在山路盘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远处山下有一片灯火。司机说,那就是六盘山公路隧道工地。这项工程年底竣工后,南部山区群众外出需翻山越岭的历史就将结束。
在宁夏的经济发展中,交通的制约因素正在渐渐地减轻。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说,这几年来,宁夏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步伐明显地加快了,有的已经产生良好的效益。他说,自己与自己比变化很大,与发达地区比,差距不仅存在,而且呈继续拉大的趋势。但宁夏有自己的优势,蕴藏的潜力很大。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抓住机遇,踏踏实实,稳步前进。
    现代化进入普通人家
邮电通信事业与经济发展,是成正比例增长的。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局长李永盛不无感慨地说,1978年,宁夏市话容量8465门,除银川市是自动电话外,基本上是人工电话,电话普及率只有0.37%。目前,全区市话容量15.3万门,程控电话占92%,电话普及率上升为3.4%。他说,现在普通职工、农民家里装部程控电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这是人们用来形容过去银川市的一句顺口溜。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银川城内除了北塔、西塔等名胜古迹可以证明它有近千年悠久历史之外,很难看到多少现代城市的气息。
近几年,随着阳光大厦、职工科技文化中心等一批大中型公共建筑拔地而起,银川市内出现了20多层的高层建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那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建筑群,把东西长20多公里的老城区、新城区和新市区连到了一起。
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大规模危房改造,是从1991年开始的。银川市负责同志介绍说,经过4年多的努力,原有50个片的危旧平房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片又一片绿荫掩映的新兴住宅区,近万户居民搬进了新居。现在,银川市人均居住面积,由过去的不足4平方米,已经上升到8.6平方米。此外,全市有1/4家庭用上了干净整洁的电炊具。市民告别了煤炉子,如今又告别了煤气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宁夏有红、黄、蓝、白、黑5宝: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以其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享誉中外。然而,宁夏还有许多宝藏,“太西煤”就是其中一种。全区含煤层分布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探明储量308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电力和载能工业提供了充足的优势。在宁夏,从南到北可以看到,宁夏化工厂、青铜峡铝厂、大坝电厂、石嘴山焦化厂等大中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生产、效益连年高速增长。更为可喜的是,一批高耗能乡镇企业在黄土地上崛起,呈现出勃勃生机。1990年,平罗县前进乡只有200多家乡镇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537家。这些载能企业,正载着千家万户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
    千年黄河上高原
水,对于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在1000毫米左右的宁夏来说,显得极为宝贵。
“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旱区人盼水,盼得心切,盼得凄苦。
千年黄河上高原,几代人的梦想,在现代人手里变成了事实。1986年9月全面竣工的固海扬水工程,是自治区成立以来兴建的最大的一项水利设施。这项工程经过11级泵站提水,北起中宁县的泉眼山,南至固原县的七营乡,经同心、海原两县,流程152.97公里,把黄河水送到了382.47米高的干旱地区,浇灌出了62.7万亩良田。
“塞上江南”在延伸。同心县的丁家塘乡,过去是个靠天吃饭、穷得出名的乡,如今完全变了样子。乡党委书记把我们带进杨塘村,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村里规划整齐,家家门前长有挂果的桃树、苹果、葡萄等,户户养有牛羊,庭院经济十分红火。
村党支部书记杨纬漠说:“全村现有384户人家,2000多人口,大多数都是从外地移民过来的。”他说,村里自从引来了黄河水,两三年就见到了成效。去年,全村人均收入870元,今年可望更好一些。
回族村民杨成生一家,老少三代11口人。早几年,拉家带口到新疆、内蒙古逃荒,1985年来到杨塘村定居。现在他家盖了6间砖房,老两口的卧室里摆着新式的组合家具,炕上色彩鲜艳的被子、毛毯叠得整整齐齐。杨成生说,这都是政府的好政策和扬黄工程带来的。他告诉我们,他家现在承包20亩地,养了20多只羊,忙时种粮食,闲时做生意,去年收入3万多元。
随着灌区的扩大,自治区开始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宁夏同志把这项活动叫做“吊庄”,即把一些盼水无望的村庄,整个地向灌区搬迁。目前,自治区在引黄、扬黄灌区建起了18处吊庄移民基地,先后已安置了17万贫困人口。这项活动仍在进行之中,计划到年底再迁移3万人。移民群众来到灌区后,一般1年可以解决温饱,3年即可摆脱贫困,逐步富裕起来。
“在南部山区,现在还有60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白立忱谈到这个问题时,心情很沉重。他说,加快发展和解决贫困,是摆在宁夏各级干部面前的两副重担,不解决60万群众的贫困问题,就不可能取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他告诉我们,自治区党委、政府已决定再建一个扬黄扶贫工程,目前论证、申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这项工程的目标是,用五六年时间,投资30亿元,开发200万亩水浇地,解决100万人的贫困问题。这项工程实施后,宁夏将会迎来又一个历史性的变化。(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本报记者徐烨摄示意图及刊头为刘小青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