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历尽沧桑真情在——记保加利亚友好人士甘扬道夫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6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历尽沧桑真情在
——记保加利亚友好人士甘扬道夫妇
马秀瑛
一封散发着玫瑰花香的海外来鸿把我带回到那个芬芳四溢的国度——保加利亚。“我和甘扬道都盼你再次来保,我们还等着吃你做的美味包子、饺子呢!”信中的话勾起了我一段温馨的回忆。
1990年春天,我随丈夫到保加利亚工作。早就听说,索非亚有一位为保中友谊默默耕耘的女性,她的丈夫当年曾作为国际援华医生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我慕名前去拜访。在市中心一幢居民楼,我敲开了一家标有汉字“张”的房门。“欢迎你,马秀瑛!我是张荪芬”。身材娇小、满头银发的张女士笑眯眯地把我迎进屋,声音出奇地柔细悦耳,绝对找不出75岁老人的踪影。房内布置幽雅整洁,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柜里全是中国古今名著。客厅角落那棵巨大的绿萝给房间增添了勃勃生机。写字台上放着张女士编著的《保汉分类词典》、《汉保常用词汇》及几本不同版本的汉语教科书。1953年张荪芬在索非亚大学首创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此后30年中,张荪芬老师亲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通晓汉语的人才,为中保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这些书目前市场上早已脱销,个体书摊偶尔有售,一本要价高达二三十美元。
“你好,记者夫人!”随着一声湖南腔的男中音,一位身材魁梧的保加利亚男子站在我面前,花白头发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灰眼睛友善地盯着我。张荪芬介绍说:“这是我老伴,他的中国名字叫甘扬道。”甘老用力握住我的手说:“我饿极了,很想吃中国饭。老伴不给我中国饭吃,天天叫我吃面包。”他以特有的幽默表达了对我的欢迎。
于是,我们就一起动手包饺子,拌馅、和面、擀皮……闲谈中我了解到,甘扬道的保加利亚名为杨科·卡内蒂,30年代毕业于索非亚大学医科,曾作为国际纵队一员参加过西班牙反佛朗哥内战,共和国失利后,甘扬道被关进设在法国的集中营。抗日战争期间,“国际医药援华会”到集中营招募有志反法西斯的医生,甘扬道应征入伍,和白求恩等外籍医生同期来到中国,参加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甘老当时曾任中国红十字会第三医疗队中队长,带领医护人员转战湖南、江西、贵州、云南等从事抗日战地救护工作(下图左一为甘扬道)。作为一名保加利亚共产党员,他曾多次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汇报工作,并在王炳南同志安排下,受到周恩来同志的亲切接见。
当年在燕京大学护理系就读的张荪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于1940年只身从北京至上海转道香港、越南来到中国红十字会所在地——贵州图云观,参加了甘扬道一行的医护活动。共同的事业和追求使张荪芬和甘扬道相识、相知最终结为终身伴侣。新房就在长满刺槐和杜鹃的山坡上,一排排临时搭起的茅草棚便是医疗队的办公室、病房和寝室。晚上睡觉时,只要感觉有东西在身上动,就得立即跳起来用力把它摔掉,不然,大耗子会咬伤鼻子、耳朵或其他什么地方。每天吃的是糙米和豆子,偶尔抓条蛇就算是餐桌上的美味珍馐了。组织上曾想安排他们去后方医院,但他们拒绝了。甘扬道说:“我绕过半个地球来到这个陌生国家就是为了到第一线参加反法西斯战斗,为什么要去后方呢?”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岁月,夫妇二人尤其得意他们就地取材的杰作:用竹子打水、煮饭、盖房、做家具。甘老说:“中国的竹子真好,既能吃又好用。我们用它为病人架起淋浴槽,太阳晒暖的水通过竹筒流出来,战士经常洗温水浴,身体恢复得很快。”
1943年,他们的大儿子在云南降生,取名保中。1945年抗战胜利,甘扬道携妻儿返回祖国,转年生下次子保华。两人名字意在保中友好,保卫中华。如今,两位老人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全家人人都爱吃中国饭,个个都能说几句中国话,有一孙女现正在美国研修汉语,成绩相当出色。每年的春节、国庆日,张荪芬一家都应邀到我驻保使馆与我政府官员和在保华人欢聚。
临别时,我说起甘老作为当年唯一健在的反法西斯外籍医生,在中国史料记载上尚属空白,并对此表示歉意时,甘老却毫不在意。他认为,参加西班牙战争和抗日战争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他说:“如果历史重演,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